一起外包加工引发的讨薪纠纷被成功化解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8月08日 08:47:13 星期二 |
本报讯(记者 叶钽 通讯员 周韵)近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成功解决了一起外包加工讨薪纠纷。 此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接到一劳动者投诉,反映某公司拖欠20多名员工两个月的劳动工资。后经了解,该公司(合同中的甲方)将一个车间外包给深圳的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合同中的乙方),双方合同约定,乙方在承包期间要向甲方支付机器租赁费、员工宿舍租赁费和水电费,甲方以其厂内在职员工计件工资的两倍向乙方支付加工费。 乙方承包后,与劳动者约定以计时的方式计算工资。后因乙方的劳动者多数是新手,技术不熟练,人均产量远低于甲方厂内职工。第一个月,甲方根据合同规定,以乙方完成产量的2倍向乙方支付了加工费,但乙方收到钱后没有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第二个月,劳动者向乙方讨要工资,乙方发现甲方所支付的加工费不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便找借口推脱,拒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从而引发了这起群体讨薪事件。 在调处过程中发现,甲方应向乙方支付的第二个月加工费,乙方依然不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但甲方表示愿意直接向乙方劳动者足额支付第二个月的工资,但第一个月的加工费因已支付,不愿再追加。乙方则认为,甲方给的单价太低,做不出钱,自己根本没有钱赚,不愿再拿出钱。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了好几个小时。后经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耐心说服,最后甲方终于做出让步,让劳动者足额领取了两个月的工资。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外包加工模式的逐渐普及,由此引发的劳资纠纷也日益突出。“外包模式下企业、承包方和劳动者三者之间,很容易发生纠纷。”该工作人员表示,企业在选择外包的对象时,应当要对外包企业的资质、用工资格等进行核实,并签订书面的外包协议,写明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发生纠纷时没有相应的证据。承包方在承包项目时就应当对所承包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评估,要了解企业具体所需,量力而行,不盲目承包。 同时,该工作人员提醒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招聘的企业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基本信息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求职过程中‘马大哈’了,后期遇到的烦心事会多很多。”该工作人员表示,劳动者工作期间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多留心与自己相关的东西。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或者到相关部门反映。 |
原标题: 一起外包加工引发的讨薪纠纷被成功化解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