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老手艺需要新思路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7月04日 08:42:11 星期二 |
在南京秦淮区有家“吴氏修伞”铺,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外省的订单。修伞人李智刚的手艺没说的,但修伞收入远远不够养活他一家人;尽管得到了老手艺保护者的关注,他还是很担心未来。 箍桶、打铁、磨剪刀……这些老手艺如今正淡出我们的视线。原本在人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东西,越变越少,直至珍稀。传承的困境,让老手艺面临失传的尴尬。一方面,老手艺人奔走疾呼,生怕千百年的传统就此断送;另一方面,由于利润微薄,大部分人选择逃离或者敬而远之。 老手艺是逝去的那个时代的留影,无论是从保护技艺的独特价值,还是留住历史文化的根源来说,我们都应该加以传承与弘扬。然而如何做到保护、传承乃至发扬光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砸钱”,为奄奄一息的老手艺“输血”。但这样的投入,往往收效甚微。要想保护老手艺,需要一些新思路来“造血”生新。 老手艺在现代其实并非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部分老手艺仍然可以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找到一席之地,例如独树一帜的精湛工艺,或者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它们之所以在传承上黯然失色,无非是原始的产品形态难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换个思路,激活其内在生命,为其嫁接新的产品形态,让它能生机勃勃地自力更生。 感谢这个网络时代,为保护老手艺提供了新的平台。李智刚每个月都可以收到外省订单,是因为顾客帮他把店铺信息录到了网上。在保护老手艺方面,网络能做的远不止于此。2015年,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遗众筹项目上线。从龙凤呈祥年画、康熙御笔福字剪纸,到“探花”主题布鞋……这些变萌的非遗老手艺,吸引了数万网友点赞。众筹上线不到半天,多款产品被粉丝一抢而空。 需要保护的老手艺,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成为了“化石”。要让老手艺得到保护与传承,只有创新思路,让其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吸收新时代的养分,才能重新进入百姓生活,永葆青春活力。 |
原标题: 保护老手艺需要新思路 |
作者:杨露萌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