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土方通“偷针”方法不当易引发感染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7月02日 08:47:03 星期日 |
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建议:长了“麦粒肿”需及时就医 ![]() 老一辈人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眼睛长“偷针”是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用棕榈丝或者用针挑是民间治疗“麦粒肿”最常见的办法,但民间土办法是否真的有效?患“偷针”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民间土方疗效好 市民对此深信不疑 “老一辈人说,长‘偷针’是因为眼睛看了不干净的东西,只要用棕榈丝通眼睑上的一个小洞就会好。”对于眼睛长“偷针”吴女士表示,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小时候长过,我妈就拿棕板床上拔下来的一根棕榈丝通眼睑上的小洞,后来的确好了。” 尝试过民间土方法的吴女士,是用棕榈丝通“偷针”这种土办法的拥护者。她表示,棕榈丝很常见,过去很多人都睡过的棕板床就是用棕榈丝制成的,一根根硬硬的。”吴女士介绍,如果要用棕榈丝通眼睑处的小洞,就必须把棕榈丝泡在开水里,一来是为棕榈丝消毒,二来开水泡过后的棕榈丝会变软,使用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力道。把泡好的棕榈丝对准眼睑边的小洞,轻轻戳进去,轻轻转动棕榈丝,大概3、5下后把棕榈丝拿出即可。几天后,“偷针”就会自动消肿,随之眼睛也会恢复正常。 “用棕榈丝通‘偷针’几乎是大家都默认的一种土办法,尝试过确实有用才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吴女士补充,“我也听说过有些人会用消毒过的针来通‘偷针’,不知道效果是不是一样的。” “麦粒肿”为常见眼疾 民间土方不可取 “‘偷针’在医学上被称为‘麦粒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小荣表示,“麦粒肿”也分内外,其中外麦粒肿是平时最常见的,它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它的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患“麦粒肿”的原因多与眼睑内腺管的急性炎症有关。 “很多人认为长‘麦粒肿’是因为泪小点被堵塞,用棕榈丝通了自然就会好,但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王医生表示,棕丝上的细菌在肉眼下看不见,平时市民家中缺乏消毒工具,如果棕榈丝上存在较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就会顺着棕榈丝进入泪小点,反而引起更大的问题。况且,人眼睛里的腺管有很多条,任意一条发生炎症都有可能引起“麦粒肿”,在不知道是哪条腺管发炎的状况下贸然用棕榈丝通,只会适得其反。 “有些‘麦粒肿’一定时间内会自然愈合,而并不是用棕榈丝通的结果。”王医生解释,就像人的手上会长疖子,对它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就会自愈,这就是为什么民间土方法看起来也能产生效果的原因。 如果发现长了“麦粒肿”,不仅不能用棕榈丝通,更不能用手揉,必要时还是需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切不可自行使用民间土方。 |
原标题: 民间土方通“偷针”方法不当易引发感染 |
作者:记者 李 雯/文 黄 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