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设施不断完善 文明出行安全有序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25日 09:04:28 星期日 |
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关乎每一位市民的出行体验,不论是“桥归桥、路归路”的机非隔离带,还是无障碍设施——残障人士出行最重要的“绿色通道”,这些市政设施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 盲道、缘石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设施中的每一小项都是残障人士能否顺利出行的关键项。在前期读者团体验活动中,盲道“断头”、未设置缘石坡道、无障碍设施被堵等让人揪心的问题历历在目,此次本报记者来到曾经问题重重的地点,回头看一看如今这些市政设施是否得到了改善? 无障碍设施整改明显 “走着走着,道没了,走着走着,道被堵了。”这是对县城盲道“断头”最形象的表述,对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来说,盲道“断头”犹如双脚受限,而这样的情况如今在县城大街小巷悄悄发生着改变。 在叶浅予纪念馆门口,灰色、橙色的塑胶盲道把窨井盖占道、不连贯、坡度较高等问题而“断头”的盲道给接上了。“过去盲道到道路的尽头就断了,但是现在,通过铺设塑胶盲道,那些曾经“断头”盲道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衔接。”过往的市民对此感到新奇,同时也为此举点赞。不仅仅只是叶浅予纪念馆门口,塑胶盲道出现在了全县“断头”盲道的衔接处,让盲道看起来连贯如一。 盲道“断头”的情况有所改善,记者来到富春路(原乡邻乡亲)前的这个道口,缘石坡道的坡度平缓了很多,原本轮椅较难爬上的坡道,如今上下轻松多了。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不时有市民推婴儿车、轮椅等上下坡道,行动自在便捷。除记者观察的这两个点位外,县城范围内基本上见不到“断头”盲道,而缘石坡道的设置、无障碍通道被堵等其它情况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中。 机非隔离 安全有序 除无障碍设施的改善,如今县城的主干道上都出现了两条新式“隔离带”,这两条隔离带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开来,既合理规划了行驶路线,更保障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在流量较大的县城迎春南路与白云源路交叉口,机非隔离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以往停在红绿灯口,旁边的电动车总会停到机动车道中来,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驾驶员陈俊吃过几次非机动车停在机动车道的“哑巴亏”,电动车不仅占道,有时还会逆向行驶,给驾驶员的安全行驶带来不小的困扰。“现在设置了机非隔离带,停车启动安全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互不干扰,各自有序地向前行驶,我们开车在路上也放心多了。” 机非隔离的好处显而易见。既杜绝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行驶的现象,又让文明出行变得更安全。 记者相继走访了迎春南路、春江路、白云源路,发现主城区的道路基本都设置了机非隔离带。骑电动车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以往常会出现某些驾驶员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情况,特别是在等红绿灯的路口,有的驾驶员把车往非机动车道上一停,堵住了后边所有的非机动车。“现在大家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两边互不干涉,场面倒和谐了。”黄先生竖起了大拇指,为设置机非隔离带点赞。 (记者 李雯/文 单佳铭/摄)
|
原标题: 市政设施不断完善 文明出行安全有序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