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窗口”渐成“文明窗口”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22日 08:25:29 星期四 |
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的公交车、出租车多了—— “流动窗口”渐成“文明窗口” 编者按:从2015年开始,本报连续三年开展读者团公益体验活动,从读者的角度看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与不足。眼下,我县进入文明城市创建迎检期,即日起,本报推出《准备!迎接“文明大考”》系列报道,看一看之前发现的不文明现象是否已经整改到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 一个城市的文明,给人第一印象莫过于行走在斑马线上时,过往车辆行车不急,稳稳刹车之后,看到的是笑脸,感受到的是和谐。日前,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县城的各个主次干道,对之前读者团成员暗访中发现的车让人不够完善的路口,进行了“回头看”。此次“回头看”的主角,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出租车、公交车。 公交车 斑马线前主动礼让 县城的瑶琳路、中杭路,靠近江南综合市场与大润发超市,商店、饭馆较多,又临近金龙花园小区,车流量、人流量较为集中。此处的文明礼让情况是否有进步呢? “两边有公交车站牌,经常有人来回斑马线,有些时候还能看到赶车的市民,匆匆跑过。”在此处蹲点观察,一旁的快餐店工作人员说起了日常的情况,“公交车礼让挺主动的,还没到斑马线就开始放慢车速了。”随后,记者蹲点观察了15分钟,期间经过的8路、15路、14路等数辆公交车,在斑马线前基本做到了主动礼让。在行车过程中,很多私家车也会被公交车所带动,看见公交车减速,准备停车等待行人通过时,随行的私家车也会自觉减速等待,没有出现鸣笛催促的情况。 “礼让很正常,我们每天都在路上跑,途经的几条斑马线心里都有数。”一位8路公交车驾驶员说道,“我们看见斑马线的时候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判,需要停车等待的就提前刹车。”驾驶员说,虽然公交车车型大,起步、刹车都“费劲”,但是没人会因为多几次起步、刹车而让“文明礼让”成为贴在前挡风玻璃的口号,都变成了铭记在心的行车理念。 为了营造文明礼让的氛围,县城每一辆公交车都张贴了文明礼让斑马线的宣传标语,不仅时刻提醒驾驶员,也让其在行驶过程中,成为一辆文明礼让“宣传车”,起到了引导文明新风尚的作用。 出租车 文明礼让成习惯 县城的富春路、劳动路以及迎宾路,附近多为老旧小区,出入的市民不仅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有不少外来租客。老城区的文明礼让情况如何呢? 记者同样在路面观察了15分钟,出租车时常进入视野,发现他们的文明礼让行为丝毫不逊色于公交车。即使有个别出租车没有完全做到停车让行,却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减速避让。 “县城已经有了不少自动抓拍的电子警察,我们开车做生意也更加谨慎。”车牌为浙A·D9136的驾驶员陈师傅直言,刚开始要严格遵守“停车让行”时多少有些不习惯,总觉得“减速避让”也可以,或者“快速通行”也不影响行人过斑马线。可自从公司与交警部门经常给广大出租车驾驶员上课,讲解正确的礼让斑马线的做法之后,大家在认识上都提高了不少,看见有行人过斑马线时,都会主动减速、停车。“现在踩刹车已经习惯了,心里也不再抵触,而很多走斑马线的市民,也会快速通过,理解驾驶员,这样很好。”陈师傅说,礼让本就是“双方”的事,互相理解才能让礼让更合拍。 除了蹲点驻守,记者也在县城其他重要路口进行了随机走访,发现主动礼让的公交车、出租车为主流,但也存在少部分车辆在看见市民欲通过马路时,选择快速通过。 “改变很大,但也有个别公交车、出租车没有做到条条斑马线都礼让的。”在观察过程中,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市民,大家对于“城市流动窗口”的礼让之风表示认可,也希望可以继续下去,让其成为桐庐的“文明窗口”。
|
原标题: “流动窗口”渐成“文明窗口” |
作者: 记者 钱晶/文 单佳铭/摄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