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保护刻不容缓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3月09日 08:43:18 星期四 |
日前,城南街道东兴村尹家与十亩塘中间位置的一座古亭亭额被盗,引起了村民的强烈愤怒。这座亭子乃100多年前所建,是当地的尹金荣与其妻袁氏共同出资。对当地人来说,亭子俨然成为了村庄的一部分,它坐落在道路中央,为来往旅人提供方便。如今亭子亭额被盗,犹如被剜双眼,村民心痛却也无计可施。咸萃亭不在文物保护范畴内,但却也是有一定历史的老建筑,对于这类老建筑是应任其飘零,还是广厦万间? 笔者以为,这类老建筑应得到妥善地保护。老建筑是存于当地具有一定历史故事的建筑,这类建筑大多年份已久,但既不属于文保单位也不属于私人财产的“尴尬身份”,让它们大都无人问津。像咸萃亭的亭额被盗,老房子的牛腿被割……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正是因为不法分子看中了老建筑身份尴尬无人管理这一弱点,从而屡屡得手。然而当这种老建筑被盗取了最重要的部分,其历史价值几乎也随之而逝。 老建筑是先人留下的财富,也寄托着后人对祖先的念想,咸萃亭的亭额被盗,后人恐怕难见到青石板上阳刻的“咸萃亭”三字,更遑论这名字的来历与背后的故事。 保护老建筑应是留住乡愁的一部分。100多年的建筑传承了祖孙三代,如果从此消失岂不遗憾。我县几乎每个村都有类似的老建筑,它们都是这一个个村庄变迁的见证者,如今村庄发展地更好了,这些见证者也应被保护、修缮地更好得以继续在这一方土地才是。 当然,保护老建筑并不是纸上谈兵,既然是一个村的守望者,村民是否能自发地像收拾自家房子一般为老建筑“梳妆打扮”,村委能否承担起保护老建筑的责任,让这批老建筑的后现代生活能得以“舒坦”?老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一个地方的骄傲,如果它们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未来的乡愁将到何处寻? |
原标题: 老建筑保护刻不容缓 |
作者:李 雯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