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医疗脉络更通畅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08日 08:41:58 星期日 |
栽一棵“健康树” 【开栏的话】焦点、难点、新闻点,什么才是桐庐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什么才是您关注的事?解读社会热点、关注县情民生,即日起,本报开设“君山视点”专栏,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桐庐百姓近期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热点、焦点问题,为您提供深度解读、独家调查。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之一。 提起看病,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看病难”。的确,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怪象,已成为困扰各地的一大难题。 恶性循环如何破解?必须让医疗资源“动”起来。 今年1月1日,我县“健康树”综合签约服务正式实施。依托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以乡镇卫生院(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组建综合服务团队,与居民进行签约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栽下一棵“健康树”,提供综合、全程、优质的健康服务。 换言之,就是让百姓少动,让相对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百姓看病更加方便。 1月6日一大早,东门社区72岁的申屠水松早早来到社区医疗服务站,在“健康树”综合签约服务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给今年的老年生活上了一份“保险”。 “上了年纪,身上难免有几个‘零件’会运转不畅,需要长期调养。”虽然平日里身子骨比较健朗,但只要与健康搭边儿,申屠水松可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有了‘健康树’,就等于有了家庭医生,小毛小病可以直接打电话向签约医生咨询,省了跑医院的麻烦,要是自己没法出门,还能让医生上门服务,这真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正如申屠水松所言,相比普通的医疗服务,“健康树”的服务更加全面化与个性化,包括基本型服务、拓展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三种类型,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 对于不少偏远山区的慢性病患者而言,“看病难”的感受或许更为深刻。从就诊前不知该选择哪家医院哪个科,到就诊时挂号难、检查等待时间长,到复诊时来回反复奔波,再到康复时不知该注意哪些事项……如今,这些难题,都将因为这棵“健康树”而改变。 签约“健康树”后,医生会对签约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病情和用药信息的动态管理,定期电话随访,对高危情况病人则会重点观察。并根据用药需求,由签约团队联系、代为采购治疗所需药品,真正实现“慢病配药服务不出村。” 除了能享受到家庭医生式的贴心医疗服务,签约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签约乡镇(街道)卫生院及所属的一体化管理站室就诊发生的医保费用,还将在原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即报销比例由原45%提高到50%,其中,中药、中医诊疗项目报销比例由原54%提高到60%。 作为进一步增强百姓获得感、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水平的又一给力举措,“健康树”签约服务费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设立,按月计费按年收取,分个人承担与财政承担两部分。基本型签约服务费标准为每人每月3元,其中县财政承担30元/年、个人承担6元/年;拓展型签约服务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0元,其中县财政承担108元/年、个人承担12元/年。个性化服务项目,价格主管部门已明确项目收费标准的,按规定收取。 价格不高、服务全面,自然深受欢迎。 江南镇深澳村是我县农村远程智慧医疗点一类标准村,更是“健康树”综合签约服务试点村。从江南中心卫生院深澳社区卫生服务站上个月提供的试点数据看,深澳村的常驻家庭户中,有90%的家庭户参加了“健康树”综合签约服务,这其中90%的人选择了拓展型服务。 “一个月花一块钱,不用再上上下下来回折腾,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比原来更好,谁不乐意?”深澳村村民申屠肖山的话,无疑道出了众多“健康树”签约对象的心声。 在桐君医院,副主任医师叶标翻开签约登记册,上面已经记了不少名字。“这些基本是我的老病人,有些是看到‘健康树’的宣传,特地来签的,大家的积极性蛮高。” 叶标说,签约既是服务群众,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双向转诊”为例,以往病人在转向上级医院治疗后,对于进一步的康复调理,病人和上级医院往往不知道该转回哪里。签约后,打开了“双向转诊”的通道,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构建起以分级诊疗、智慧医养、全程代理、健康管理为重点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目前,全县各地“健康树”签约工作正在火热进行。只要在我县参保的常住居民均可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可优先签约。 |
原标题: 让基层医疗脉络更通畅 |
作者:记者 陈艺琨 邵惠燕 通讯员 叶 展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