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类投诉 挑款式更要看洗涤标签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8月19日 08:30:13 星期三 |
满心欢喜地买了件心仪的衣服,不料还未穿就严重掉色,或穿了一天就起球、破损,或送去干洗出了问题……近年来,服装类的消费纠纷正逐年上升。 【案例1】消费者钟某在今年农历年前在县城某服装店购买了一件羊绒大衣,价值1500元。本打算当作过年的新衣,怎知大年初一才穿了半天,背上就裂开了,这让本沉浸在过年喜庆气氛中的钟某非常郁闷。之后,钟某联系到店家,将衣服送到店里缝了几针。店家答应待厂家开工后便将衣服送至厂家,将背上的面料更换维修。今年3月份,钟某将维修后的衣服拿出来穿,两天后发现同一部位又出现裂开的问题。钟某怀疑衣服质量有问题,便将衣服送店里要求退货,交涉无果,向县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投诉。 经12315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店家认为钟某的羊绒大衣可能是太小而引起的开裂,且钟某已穿着20余天,因此,同意钟某可以到店里调换或重做一件,如果要退衣退款需付折旧费。而钟某认为,这件羊绒大衣开裂是质量问题,故要求店家全额退款。最后,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羊绒大衣退还给店家,由店家退还钟某现金1350元。 【案例2】今年6月,市民王女士在城南某童装店为孙子购买了一套品牌夏装,当时正逢该店搞活动,打完折150多元。王女士有个习惯,孙子的新衣服穿之前都会用清水浸泡半天。由于这套夏装上衣是白色的,裤子是藏青色的,全棉布料,为了防止衣服被染上颜色,她便用了两个盆子分开浸泡。总以为这样总万无一失了,哪知裤子严重掉色,裤子上原本一些白色花纹在浸泡后都变成了蓝色。 王女士是个好脾气的人,觉得已经洗过的裤子肯定退不掉,加上价钱也不贵,想想也就自认倒霉了。而这条严重掉色的裤子,她认为是染色的色牢度不够,一直压在箱底,不敢给孙子穿。 【如何理性维权】 服装问题已连续几年成为我县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今年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接到服装类投诉27件,位列上半年投诉第二位,较往年增幅达170%。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服装类投诉主要体现在服装各类标牌、色差、破损以及洗涤等方面,纠其原因,主要是服装销售量虽然最大,却没有国家规定的“三包”。因此,虽然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调解,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消费者、销售者和调解人员的标准各不同,导致服装类投诉较多,调解成功率也偏低。 工作人员提醒,在购买服装时,要详细了解商品信息,看清商标上的各项信息,当场试穿,并仔细检查衣物是否有破损或瑕疵;理性对待商家促销,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以免跌入消费陷阱;妥善保留购物小票和相关凭证,以防出现问题维权没有依据而吃个“哑巴亏”。对于换季服装打折要慎重对待,千万别盲目购买,因为换季服装等到穿时再发现问题,往往给维权造成很大困难。 另外,工作人员表示,新买的服装在穿着和洗涤前要记得查看上面附带的标识,比如桑蚕丝服装忌粗暴拉扯,有些高档衣物必须送专业干洗等,在选择干洗店时一定要挑选正规、专业的店,尽量避免消费纠纷。针对王女士的案例,工作人员认为,如果王女士是严格按照要求洗涤,且洗涤剂符合标准,那么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
原标题: 服装类投诉 挑款式更要看洗涤标签 |
作者:通讯员 卢茂华 记者 邵惠燕/文 吴图/图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