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籍不应有“门槛”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4月27日 08:51:38 星期一 |
近日,有市民反映,根据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规定,阅读该阅览室图书需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这一规定被读者质疑“有歧视嫌疑”。对此,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此规定,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古籍等历史文献,减少使用频率。 首都图书馆通过设立“门槛”来保护古籍文献,其出发点是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年代久远的纸质书本若不多加保管或者小心翻阅,必定会遭受破损。国内的一些大型图书馆在重要文献的借阅上,也有着不少规章制度。但在笔者看来,每个人都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按学历等级来设定借阅资格,难免会忽略大众读者的感受,有失公平。 不可否认,要读懂古籍需要借阅者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不是每个“高学历”的人都有能力且有兴趣来研究和阅读古籍,“低学历”的人也并不一定读不懂古籍,抑或缺少保护古籍的意识。因此,用学历等级作为衡量借阅标准,这不仅有违全民阅读宗旨与图书馆的公益性质,更与当初保护古籍的初衷背道而驰。 依靠“唯学历”的方法来保护古籍,这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因此,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如何传承与发展古籍的精髓。一来,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养一批强有力的古籍保护专家,为抢救和修复古籍出谋划策,从源头上做好保护工作。二来,对于图书馆来说,除了加强古籍借阅的管理外,更要从“技术”上解决借阅问题,可以依靠现代化科技,将古籍内容编制到电子设备上,满足更多人的阅览需求。 古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国人来说,保护和传承古籍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作为一名借阅者,一定要树立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如此才能让历史文化更好传承。 |
原标题: 保护古籍不应有“门槛” |
作者:叶 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