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樟树 一棵也不能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5月12日 08:37:42 星期一 |
图①为相关部门曾为拯救大樟树在平台下方打造两个透气窗户。 图②为大樟树挂上营养液。 编者按 5月9日,《今日桐庐》一版刊登了“拯救大樟树”的图片新闻。“奄奄一息”的大樟树,引起了广大市民关注。我们应该如何拯救这棵大樟树?相关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今日起,本报推出“拯救大樟树”系列报道,采访社会各界对大樟树拯救行动的想法与意见,用社会各界的力量拯救大樟树。 5月10日,记者再次来到富春江水利风景区亲水平台,这两棵备受瞩目的大樟树上插满了一种名叫“树动力”的咖啡色药瓶,树上也挂着“施它活”营养液。据现场知情市民反映,这些东西是5月9日晚上临时挂上去的。很多市民纷纷对大樟树的现状表示惋惜与焦急。 城南街道原大联村曹家弄村民徐大伯: 这棵“奄奄一息”的树原来种在我家田里,后来村里拆迁了,这棵树以及旁边的另一棵树也没有移动。记得小时候,这两棵树的树干只有碗口大小,现在我已经58岁了,这两棵树估计也有七八十年了。那时,大人在地里干活后会到树下乘凉,小孩子也会来玩。后来这两棵树越长越茂盛,在亲水平台上非常好看,也有很多人来这里玩。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棵树开始慢慢死去,去年也挂过营养液,现在来看没什么效果。旁边的另一棵树也有枯萎的趋势,应该马上进行救治。我觉得这两棵树慢慢“老去”的原因是树根旁边是用水泥浇筑的,树根无法“透气”,时间久了不利于树的生长。 到此参加过摄影采风的学生小吴: 前几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批喜欢摄影的同学到桐庐的风景旅游点以及古村落摄影采风,我最喜欢的就是亲水平台。我们站在平台的围栏处,感觉就像和富春江水亲密接触。那里的树木很茂盛,这两棵大樟树我印象深刻,还对着它拍摄了好几张照片呢。得知一棵树已经“奄奄一息”,我很难过,希望它能活过来,重新焕发绿色生机。 普通市民孙女士: 我住在县城阳光华庭小区,夏天晚饭后带孩子去亲水平台散步是一件很舒服的事。这两棵大樟树下总会坐着一些休息、玩耍的人,我和孩子也常在大树下乘凉、看风景,感觉很不错。然而,现在有一棵树的叶子几乎掉光了,旁边的另一棵树长得也没之前好,就像一对共结连理的老夫妻,一位已经病入膏肓,另一位伤心欲绝,看着怪可惜的。前两天,我看到两棵树挂上了营养液,相关部门正在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树。真心希望大树能得到救治,恢复勃勃生机。 美术教师方老师: 富春江沿线两岸的风景一直是桐庐的亮点,当年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根据富春江两岸的风景进行创作的。平时,由于自己要搞创作,时常到富春江两岸写生,这两棵大樟树与对岸风景相映成趣,是亲水平台上的一大看点,我的画稿中也常常出现这两棵大树的身影。从美学的角度讲,这两棵树本来就存有对称美,少一棵就如人少了一只手,看起来就不那么协调。而且在青山绿水旁,慢慢枯萎的大树显得格格不入。希望这两棵大树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者想办法进行一些美化。 房地产置业顾问小何: 以前大家买房子,讲究的是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如今,市民买房子首先考虑的是附近的环境如何,生态好不好。我做置业顾问有好几个年头了,桐庐城区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外来的购房者问我哪里的房子好,我首推的就是咱们富春江边的房子,因为那里的绿化好、风景好、生态好,能真正体现“画城”之美。可是,亲水平台的大樟树出现枯死的情况,我很着急,真心想救救这棵大樟树。看着大樟树树叶掉落,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希望林业专家能救救它。 专家学者王教授: 大家这么关注这棵大樟树正是体现了我们“潇洒桐庐”的一种生态品格,那就是爱树。桐君老人结庐桐下,方得“桐庐”之名,这不就是我们祖先表达人与树混入一体的和谐之态吗?如今,这样的理念代代相传,成为我们桐庐生态文明的一种直接体现。当初在建造城南滨江公园时,政府部门也竭力保存下了江边的原生态树木,位于滨江公园西段的原生态大樟树就有190多棵。政府如此保护生态之心,我绝对相信这次的拯救大樟树一定能行!美丽大樟树,一棵也不能少。
|
原标题: 美丽的大樟树 一棵也不能少 |
作者:记者 钱 晶 俞 璘 文/摄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