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座像样的文化礼堂”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4月21日 07:25:29 星期一 |
![]() 礼堂,这个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在历经辉煌没落之后,再次成为社会潮流记录者。不同于以往的送文化下乡,文化礼堂已经成为农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在钟山乡钟山村,沿着一条小弄堂蜿蜒而进,一座建造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大礼堂默默地坚守在原地,大门紧闭。黄色的泥土砖墙,红色的破旧窗户木架,黑色零散的遮头瓦片,透露出它“资深”的味道。要是没人指点,记者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它的破旧不堪已经远远超出记者的预料。 钟山村由吴宅自然村、下邵自然村、包家山自然村合并而成。在这个有5087位村民的大村庄里,村民最关心、最盼望的就是能有一座崭新的文化礼堂。 闭门谢客成礼堂的常态 “要是今年的十月会,能在新礼堂里看大戏就好了。”这是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十月会是当地的大节日,就如江南时节一般,比过年还热闹。 “每年的十月会,村里都会请来戏班子唱大戏,最少也要唱三天三夜,要是有大老板资助,还能多唱几天。而这个时候,大礼堂里就会挤满人,就连外面也站满了人,可热闹了。”讲起每年的十月会,村民叶大妈一脸的高兴劲儿。可是说着说着,叶大妈便不再那么欢喜了。她指着家对门的大礼堂说,最近几年,礼堂的瓦片漏雨,墙体透风,就连舞台与观众席也破损不堪。 大礼堂的钥匙由村里保管,没特殊情况是不允许村民进入的。打开大礼堂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橘色的木头椅子,凳脚处用白色油漆描着的几排几号依旧很清晰。礼堂的后面还有一处老旧的看台,需要走楼梯才能上去。而舞台两侧金色的麦穗图案已经开始脱落,舞台上堆放着很多杂物。看管大礼堂的村干部说,这是平时村里的保洁员收集的。 “当时,我才十二三岁,修建大礼堂时,村里的每户人家都要搬来几块砖。”村干部吴富明说,建成之后的大礼堂有上千平方米,附近几个村的活动都会到这个礼堂来举办。由于安全问题,现在大礼堂也就在每年十月会期间才开门迎客,其余时间都闭门谢客。 原来,村里的文艺活动多半集中在下半年,而下半年天气寒冷,雨雪天气又多,要是村民在观看表演时遇上突发情况,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闭门谢客”成了大礼堂的常态。 村里没有像样的文化场所 前不久,村里的吴大姐带着自己的姐妹排舞队参加县里的欢乐大舞台比赛,不过排练的过程并不顺利。“比赛前一晚刚好下雨,我们找了很多地方都没办法排练,只能舍近求远。”吴大姐说,由于村里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她们只能借用别村的场所练舞。吴大姐所在的腰鼓队、排舞队的道具、舞衣全都堆放在她的家中,家里就快被堆满了。“如果要修缮礼堂,希望能有一间练舞房,能让我们这些爱跳舞的妇女有个好去处。到时我们就可以在礼堂里排练,不用担心天气问题影响跳舞了。” 对礼堂有期盼的并不只有吴大姐这样的“练舞之人”。今年27岁的王琴,是钟山村的大学生村官,在她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都是在这个大礼堂里度过的。“村里没有别的大场所,只有大礼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排了节目就在大礼堂里表演。”王琴说,要是有了新礼堂,村里的孩子搞活动就不愁没有适合的室内场所了。 “我们有篮球场、健身公园,就是没有像样的室内文化场所,真是不方便。”在采访中,村民都盼望能有一座崭新的大礼堂,里面配套设施齐全。还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也梦想着大礼堂里能有图书阅览室等,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反此种种,都是村民的心声。 各方积极响应修建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不仅仅是简单的室内文娱活动场所,更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如何帮助钟山村的村民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呢?记者联系了该村的党委书记毛正国。“去年底,我们就决定今年一定要把大礼堂赶在十月会前修缮完成,让村民能在新礼堂内看大戏。”毛正国说,如今村里已经开始制定礼堂的外立面以及内部架构的修缮方案,并把相关情况上报到了乡政府,也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们已经把此处的文化礼堂修缮工程上报给了县委宣传部,争取资金补助。”钟山乡相关负责人华俊表示,上周乡里已经得到回复,并争取到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同时,该乡也将利用“无违建乡”的创建平台,对大礼堂四周涉及到“一户多宅”等老旧房屋进行拆除,力争把大礼堂所在地打造成为该村的中心地段。届时,绿化、健身公园、图书阅览室、停车场等都将一应俱全。 “现在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我们打算和村里配合,向社会募集资金。”华俊表示,钟山村有12家企业,村里还有不少在外打拼的企业家,这些都是可以联系的群体。“我们有试着联系几家,对方都表示愿意帮着一起修缮礼堂,我们都很有信心。” 修缮之后的文化礼堂还将承载更多的功能,那么,这些方面又该如何解决呢?记者联系了县文化馆的馆长夏林青。夏林青表示,只要该村来联系,文化礼堂的内部功能性设计、硬件设备摆放等业务性指导,都可以得到满足。此外,县文广新局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表示,钟山村的文化礼堂修缮完成后,需要多少书籍、何种类别的书籍,以及各类健身器材等,都可以通过当地的文化站统一上报,经过安排之后也能得到满足。 如今,该村的村干部、该乡的负责人都在积极募集资金,如果你也关心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可以与传媒热线64281890联系,为之添砖加瓦。 图为钟山村未修建的大礼堂。 |
原标题: “我们想要座像样的文化礼堂” |
作者:记者 钱 晶/文 胡一锋/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