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扰民几时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8月30日 08:16:35 星期四 |
![]() ![]() 居民楼外墙的排烟管道 ![]() 安装在室外的油烟净化器 ![]() 小区内饭店的“后门” 民以食为天。随着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饭店的数量剧增,其中不少饭店开设在住宅区。天长日久,饭店直排的油烟成为了居民最大“烦心事”,往往是楼下饭店烧什么菜,楼上居民闻什么味儿。 当然,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关于油烟扰民的投诉也不断增加。饭店开炉必会产生油烟,这烟向何处去?居民平白无辜受油烟困扰向哪里投诉?飘散的油烟该谁来管? 油烟直排 成居民“烦心事” “一到吃饭时间,我家楼下饭店的抽风机就轰轰作响。”市民郑大姐告诉记者,自从她家一楼商铺开了饭店之后,油烟味和抽风机的声音就没有消停过,虽说也投诉过几次,但饭店“安耽”了几天后又“老方一帖”。像郑大姐这样的遭遇,在县城区内的不少居民都存在。 记者走访了县城区内几处饭店较为集中的片区,油烟问题让住户一肚子烦恼。 城中路是一条“繁忙”的支路,由于人流量较为集中,附近有不少小区、居民楼,所以这里的饭店比较多,从早餐店到经营夜宵的小吃店,种类齐全,而这里也成为了居民投诉油烟扰民最为集中的场所。 正值傍晚饭点,记者来到城中路一探究竟,发现这条路上的饭店基本都是在住宅楼一楼,还有不少饭店的排烟设施就安装在小区内。几家稍大一些的饭馆门口都停满了车辆,生意都还不错。于是,记者绕道走进一家饭店的后门发现,这家饭店的油烟排放是“走上”的,也就是在居民楼的外墙上安装了一根“烟囱”,烟囱的顶端还高出居民楼近一米。在烟囱的低端连接着一个油烟净化器。不过,在油烟净化器的一旁,还“躲”着一个小型的排风扇,排风扇上面已经积满了凝固的土黄色油渍,应该已经使用很久了。而饭店的后门就直接敞开着,不时有饭店的工作人员拿着菜、碗碟出来清洗,泡沫水湿了一地。 在走访过程中,有居民向记者“诉苦”,城中路附近的饭店几乎都存在油烟扰民的情况,有些饭店的油烟净化器也只是个摆设,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基本不用,油烟还是直排了出来,直接进了居民的鼻子。“我们这里的小区也算是老小区了,建造居民楼的时候,一楼的商铺很多都没有设计排烟管道,所以一些饭店就直接把油烟排到小区内的地下管道,有些则在居民楼外墙安装一个排烟管道,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已经影响到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其中一位居民说道。执法部门也数次到现场查看过,教育劝导,责令整顿,但效果并不明显,商家依旧我行我素。 除了在城中路附近存在这样的情况,别处个别的居民小区内也存在着油烟扰民的“顽疾”。走进江南新村,记者就直接看见一个排风扇在不断地吐着黑烟,而一旁的地面上流淌着黑乎乎的污水,覆盖范围有10米左右,看着令人作呕。小区内一家裁缝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原本这里有两家饭店,经过数次转让,油烟扰民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一家“崭新”的油烟净化器还是在居民投诉至执法部门之后,饭店才安装上的,但是油烟味儿依旧弥漫着整个小区。老板娘还说,这家饭店马上就要“关门”了,小区内的油烟问题有望解决了,但是多年来的油烟困扰已经对小区内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油烟净化器成“摆设” 经走访发现,不少已经安装了油烟净化器的饭店,依旧存在着油烟直排的现象,花了大成本的油烟净化器成了“摆设”。记者通过暗访了解到油烟净化器背后的故事。 一位经营饭店十几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油烟净化器对一些中等以下规模的饭店而言,只是一个摆设,很少有人会真正去使用。“并不是不想用油烟净化器,而是使用成本太高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使用油烟净化器每隔半个月,就需要清洁一次,每一次清洁都需要花费一笔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且使用年数久了还需要进行维修,这一笔笔的开销都是额外的成本,对于一家并不大的饭店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自然很少有人愿意使用。时间一久,油烟直排的现象就会再次出现。 “现在执法部门管理越来越严格,部分安装了油烟净化器的饭店,在应对执法部门的突击检查时,就会象征性的使用油烟净化器。”业内人士说,油烟净化器间接成为了部分饭店逃避执法部门整治的“金钟罩”。 多头管理 业主费尽心思钻漏洞 针对城区内油烟扰民情况居多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县城管局机动中队队长叶建洪。叶建洪表示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因为涉及环保、卫生、工商等多部门,多头管理下仍有漏洞。 叶建洪告诉记者,油烟扰民一直是市民较为关心的热点问题,金龙花园、城中小区、春江花园、江南新村、格林花园等居民小区,都存在较为典型的油烟扰民的情况,居民的投诉次数也较多。仅今年1月份至6月份,机动中队就接到市民投诉饭店油烟问题、占道经营情况近百起。“面对市民的投诉,我们都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但是介于我们的执法权限,我们执法的对象是在对方证、照齐全的情况下,对有违规排放油烟的情况进行处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些被投诉的饭店都没有相应的环保审批,我们处罚起来有难度。”叶建洪说,在一些专项整治的行动,经常会发现部分小吃店超范围经营,从而导致油烟排放违规,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如果是涉及烧菜的经营范围,就需要到环保部门获得相应审批才行,但如果只是一般以蒸煮类为主的小吃店,只需要获得卫生许可证就行,根本无需环保审批。所以,很多商家就钻了这个法律空子,先申请蒸煮类的小吃店,然后再慢慢涉及烧菜等经营范围,这样“迂回”,就能省下环评的环节,节约成本。 “根据国家相关条例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前置许可设定依据仅有《食品卫生法》,即仅需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卫生许可证即可,根本无需到环保部门办环评手续。”叶建洪说,为了减少油烟扰民的现象,机动中队也在近期对市民投诉较多的几个片区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这些不按规定排放油烟、烟尘的商户,县城管局可以依法对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多措并举 让油烟不再扰民 此外,记者也咨询了县环保局行政许可科的负责人邵晓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针对个体工商户的排污许可证就全部取消发放,转而进行环保审批,而且每一家饭店的环保审批都需要“年审”,饭店转让之后环保审批需要重新进行。 “环保审批主要对饭店经营之后的排污方式、排污能力进行评估,现在我们都要求没有专用排烟道的饭店,不得将油烟排到地下排污管道,必须要经过烟囱排到高空中。”邵晓红说,如果饭店是开设在居民楼一楼的商铺的,在进行烟囱安装之前,必须经过商铺所在一幢的每户居民的签字同意才行,否则环保审批也是不会通过的。多项严格的前置要求,也让油烟扰民的情况得到了根源上的限制与约束。 当然,有了前置的约束,后期的按规执行也很重要。今年以来,县城市管理局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投诉问题,开展过多次专项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缓解了部分群众的投诉问题,但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执法手段,也必须提高餐饮业主的法律和环保意识。“在每一次的执法过程中,我们都会对商家进行教育劝导,并对其发放相关餐饮业排放油烟、烟尘等相关的条例知识,让业主能从意识上明确随意排放油烟的危害。”叶建洪表示,对于责令整改的饭店,机动中队也会定期进行检查是否整改到位。同时,也积极联系社区、物管,通过彼此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将油烟扰民的情况降到最低。
|
原标题: 油烟扰民几时休 |
作者:记者 钱 晶 实习生 吕锡梁 文/摄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