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排位慈善变味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5月15日 07:56:19 星期二 |
日前,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深圳一所学校给学生家长发邀请函,希望家长以赞助形式参加慈善筹款音乐会,以入场门票方式捐款。捐款越多,座位将越靠前。捐款分钻石赞助、金赞助、银赞助、铜赞助、同心赞助和诚意赞助六种级别,价格分别从100元至2000元不等。 窃以为,学校举办慈善音乐会,用来帮助山区的孩子,不失为一个极好的教育和宣传方式。可硬要以购门票的方式捐款,而且以捐款排位来分出档次,就让这种美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让慈善变了味。 慈善捐款帮助山区儿童是好事,但这样一排位,无疑是对捐赠者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道德绑架。捐款是自愿行为,捐多少,捐或者不捐,是个人的自由。这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并非是强制性的。一旦设立了捐款排位,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对捐赠者进行对比。让一些捐赠者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即便家长捐款积极踊跃,但经济能力也有大小。捐多捐少并不意味着爱心的成色就有差别。经济并不宽裕的家长拿出100元,其爱心丝毫不逊色于富裕家庭掏出10000元。根据捐款数额分为钻石赞助、金赞助、银赞助等六种级别,捐款越多座位越靠前,只能让人琢磨出浓浓的歧视味儿,山区的孩子需要帮助,这个社会也需要爱心,但这种类似绑架而促成的爱心并非是真正的爱心,实在有违慈善的本意。这样的慈善,不要也罢。 值得注意的是钱捐得越多,座位越靠前,对于还难以明辨是非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助长了攀比心理。无需讳言,在学生中攀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此,学校更该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该比的是品行,不该比的是家世背景。而学校此举却是将攀比心理引向了更深的层次,抹杀了教育的本意与慈善的美意,实不可取。 |
原标题: 捐款排位慈善变味 |
作者:■ 木 草 网络编辑:叶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