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山花的“蝴蝶效应”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7月27日 08:00:41 星期三 |
——山花节带来的若干思考 上周四,历时四个月的“杭州·桐庐第三届山花节”在钟山乡落下帷幕。桃花、梨花、油菜花、杏花、杜鹃花……“潇洒桐庐”的烂漫山花在此期间吸引了逾30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桃红李白菜花黄”间留下无尽的美好回忆。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回眸之前举办的三届山花节,如一只轻轻扇动翅膀就能引起一场飓风的蝴蝶,完成了从原来单纯的赏花到玩、购、娱为一体的综合节庆活动的蜕变,使一年一度的山花节达到了“推介桐庐、发展产业、打造品牌”的三重效果。它不仅成为桐庐旅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了桐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前,节会搭台、经济唱戏是许多节会的共同特征,“节会经济”已成为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效应和重要的“杠杆”作用。盘点三届山花节,我们在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山花经济”上思考良多。 这里的山花别样红 ■ 梁 波 历时四个月的“桐庐第三届山花节”在钟山乡落下帷幕。回眸过往,我们的山花节,完成了从原来单纯的赏花到玩、购、娱为一体的综合节庆活动的嬗变。 节会活动是展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扩大对外交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等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全国各地新的节会活动如雨后春笋,各地“花节”数不胜数。而在这么多“花节”中,我县的山花节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如何让游客能够越来越多,屡游不厌呢?还要靠特色,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县山花节的地方特色,才能让山花节持久的红火下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民族的、大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才可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地方特色既可以是文物名胜、名人姓氏、宗教建筑、文学民艺、风俗习惯,也可以是饮食物产、教育卫生、生态科技、旅游观光等。节庆活动中,举办地的特色应无处不在,像血液一样融入举办地的肌体当中,对参会人员随时随地可以形成吸引力。 “潇洒桐庐”的地方特色很有优势,富春江畔、江南水乡。同时,我们的山花节主体不仅仅是单纯的桃花、梨花、油菜花,及一些很好看但叫不出名儿的小花,而且还有铺陈出来的一种别样的如诗如画的清丽之美,及落红满地滋润而生的果。从赏花到采摘果子,推出的采摘游活动,不仅让市民游客直接参与了采摘,也让他们好好地把玩了一番从花到果的过程喜悦感。 而县委、县政府也正想方设法进一步加强山花节的特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潇洒桐庐·秀美乡村”统筹城乡精品工程。有了这些“特色的村”、“风情的点”做支撑,再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并坚持举办形成品牌,我们的山花节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有吸引力,才有影响力 山花节的吸引力在哪里?不用说,首先是烂漫山花。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到“映带斜阳金满眼”的油菜花,再到“冰雪肌肤香韵细”的梨花……享受着缕缕清风扑面而来的温馨,带着家人,在闲暇时刻来到这远离城市的山野之地,让自己匆忙的脚步在这里小憩片刻,享受一番自然的野趣,这正是山花节带来的最大吸引力。 当然,吸引游客的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野赛、新闻摄影采风、新人婚纱摄影大赛、寻访名人足迹、百车自驾游、横村三月初八庙会赶集、“潇洒桐庐·秀美乡村”市民体验游、“走进潇洒桐庐 感受人文运河”拱墅—桐庐城乡万人体验游……四方游客特别是一批摄影爱好者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寄情于秀美的山水风光。尤其是蜜桃、蜜梨等采摘游活动,看看果实硕大、色泽光艳;尝尝果肉柔嫩、果味纯正,怎能不让人陶醉其间。 秀美的乡村、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村民等,也是吸引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赏玩的原由。随着游客的到来,农家产品更俏了,农家乐更火了,山花节的影响力开始日益显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 《山花节催热农业特色休闲游》、《杭州桐庐山花节 赚了游客眼球鼓了村民腰袋》、《一场山花节 带来农民增收800万》……再随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一批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纷纷聚焦我县山花节,高强度、大容量、全方位的宣传造势,“潇洒桐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先有势,后才能借势 “节会搭台,经济唱戏”是当今许多地区节会的共同特点,山花节也是如此。 作为桐庐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平台,当初创办山花节的初衷,也是为了借山花之名向各方介绍桐庐,传递信息,创造商机,并利用其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通过三年的不断造势,“潇洒桐庐 烂漫山花”如今早已远近闻名。每当“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间浅红”时,人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去桐庐看山花!” 这虽不是一个成熟的统计方法,进入“谷歌”,搜索“桐庐 山花节”,得到约176000条结果,但足已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关注桐庐山花节的人非常之多。 有了“人气”,自然便会带来“财气”。借山花节之势,我县“花果经济”长足发展。去年,阳山畈村民以花为媒、以花兴业,发展“赏花经济”、“花果经济”,蜜桃产量达1180吨,产值700余万元,实现利润280万元,桃农人均增收3218元。今年,阳山畈的蜜桃、钟山的蜜梨的销售更加喜人,仅在山花节开幕的当天,阳山畈蜜桃专业合作社就与杭州市果品批发市场等五家单位签订1180吨蜜桃购销合同,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也与申通快递、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签订1800余吨蜜梨购销合同。阳山畈蜜桃和钟山蜜梨每公斤的收购价均比去年平均提高1元,其中阳山畈蜜桃合作社的精品桃收购价达到8元/公斤。山花节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果农们切身感受到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实惠。 同时,横村镇阳山畈村也乘势而起,2009年被杭州市农办确立为首批13个风情小镇之一,通过两年的风情小镇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被省委书记赵洪祝誉为“生态榜样”村。像阳山畈一样,芦茨、金牛、梅蓉、环溪、荻浦、桃源、胜峰、永安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风起云涌。
要做大,更要做强 节会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经济,具有很强的“蝴蝶效应”。近年来各地为“经济唱戏”而“搭台”的节会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让山花节在众多节会中脱颖而出,显现更强的“蝴蝶效应”呢? 无疑,除了要有自己的“特色”外,还要在“结合”上做文章。对此,县委、县政府可谓不遗余力。 回顾以往三届山花节,我们的脑海中会跳出这样一个字眼——富民增收。相比于一些地方的桃花节成“桃花劫”、梨花节成“礼花节”,我们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增收富民这一关键问题。结合产业富民,每届山花节开幕式上都安排了农产品展示展销,原先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原汁原味、品种丰富的农家土特产一被吆喝,自然而然便成了市民游客眼中的香饽饽了;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山花节期间,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楼、享农家乐,一时间,农家乐乐翻了天。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最美丽城乡”目标,推进中心镇和风情小镇建设,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如今,我们的新农村真可谓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又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潇洒桐庐·秀美乡村”统筹城乡精品工程,即从2011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5525”工程,即:打造5条秀美乡村风情带,开展5大乡村节庆活动,培育25个风情特色村(点)。开展中国乡村美食节暨桐庐土菜节、中国乡村文化节、“潇洒桐庐?烂漫山花”节、潇洒桐庐户外休闲运动节、富春江亲水避暑节,随着这五大节庆活动的大力开展,可以想象一批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餐饮娱乐、农事体验、运动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精彩。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烂漫的山花已与我们定下来年的约会。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的引导下,明年的山花必将更加烂漫,朵朵山花带来的“蝴蝶效应”也必将更加强大。
■记者 徐军勇 钱凌芸 实习生 陆 轩/文 记者 徐军勇 俞 璘 特约摄影记者 黄 强/摄
|
原标题: 烂漫山花的“蝴蝶效应” |
作者:记者 徐军勇 钱凌芸 实习生 陆 轩/文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