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高考状元 你们现在还好吗?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6月22日 08:06:02 星期三 |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们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学习负担,好好放松一下。但在考试结束之后,考试成绩就成为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而每一年在当地高考中成绩排在第一名的学生被冠以“高考状元”,他们更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顶着“高考状元”的绚丽光环,受用着别人羡慕的眼光,他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大学,迈向人生理想。但随着时间涤荡一切,光环褪去后,这些曾经的社会骄子现在怎样了呢?在今年高考成绩即将公布之际,记者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与我县历年来的几位“高考状元”进行了对话,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情况,听听他们的心路历程。 2003年理科状元——方坤 每个人的未来都需要不断的拼搏 2003年,方坤以638分的总成绩,成为当年我县的理科高考状元。“当时,我的分数在全省排在第120名,得知当年清华和北大要招140名学生,所以我的第一志愿就填报了清华。”方坤回忆起当时得知自己成为桐庐“理科状元”的情景,还是比较激动的。方坤选择的是水利工程专业,清华的学业比较繁忙,方坤说自己也没有什么时间做一些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因为清华大学是一所偏理科的学府,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些“文学气”,所以在空闲的时候,方坤会自学一些文学。 两年前,方坤从清华硕士毕业后选择了留校工作。“我之所以决定留校,主要是想从事一些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方坤告诉记者,在清华学习期间,自己非常喜欢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所以决定继续留校工作,并打算在北京定居发展自己的事业。现在的方坤还没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作出一点“小成绩”,但是潜心研究、学习的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成。 知道这次记者的采访意图,方坤希望通过我们向那些“非常看重”高考的家长与学生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方坤觉得,如今的“高考状元”并不像以前的科举考试,用“状元”来形容,并不怎么合适。他说,清华在早几年就考试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从清华建校开始至今,每个省的文理科“高考状元”都是调查对象,另外还有一些普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就算是“状元”,他的幸福指数也不一定比普通学生高。所以,不管是成为了“高考状元”还是一般的大学生,不需要有“特别”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未来都需要自己不断的拼搏。 2007年文科状元——廖冰清 一时的“光辉”只是帮助找到“进门”的钥匙 ![]() 廖冰清是我县2007年的文科高考状元,当时她的分数是606分,在全省排名288名。虽然不能成功进入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但是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也让廖冰清有了一个不错的学习环境。廖冰清选择的专业是国际新闻与传播,今年7月,她就将踏上社会,成为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的一名记者,从事新闻传媒工作。 对于那年高考之后的心情,廖冰清提到,因为当年的试卷难度较大,刚考完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曾经担心失落过。但是得知最后的成绩居然成为了全县“文科状元”时,廖冰清还是感到很意外的。“虽然我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但是因为有了一个好的高考成绩,所以我能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与一个好的机遇。”廖冰清说,虽然不能肯定地说“状元”就一定能有一个好前途,但是这其中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在大学,自学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大学老师只是“任课老师”,上课结束之后就很难再见到,并不像高中的老师整天跟在学生身边。廖冰清说,她身边也有一些其他地方的“高考状元”,但是在大学四年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认真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浪费了四年的光阴。 如今,廖冰清即将步入社会,工作中也还将遇到其他的挑战与困难,但是廖冰清觉得,这样才是该有的人生。廖冰清说,自己也常和以前高中的同学联系,曾经一些没有进入优质高等学府深造的同学,现在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生活也很幸福,她觉得,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努力,一时的“光辉”只是帮助自己找到进门的钥匙,进门之后怎样“修行”,依旧需要自己的努力。 2009年理科状元——方煜琛 今年暑假要前往甘肃支教 今年是上海复旦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方煜琛,是我县2009年高考的“理科状元”,和他之间的聊天完全还没有感受到“未来”给这位曾经的“状元”,带来的沉重压力。当记者问及是否还记得当年高考之后的成绩时,方煜琛笑笑说已经不记得了,像高考这样的成绩,考完就忘记了,没有必要一直记着。“我学的是数学专业,当时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觉得应该会比较有意思。但是学了两年下来,我发现并不怎么有意思了。”方煜琛告诉记者,现在他在学校参加了一些公益性的社团,有时间就会去做一些公益类的活动。而在今年的暑假,方煜琛就打算和同学一起,前往甘肃支教。 对于未来想从事怎样的工作,方煜琛有着自己的想法——开一家奶茶店。“我知道这个想法有些人会觉得非常幼稚,而且也不一定理解,但是这个想法我从高中的时候就有了。”方煜琛说,自己学习的专业,以后出去找工作的面会比较窄,可能只有在银行、外企公司里找到工作,但是自己对于未来还是有很多想法的。上海复旦大学,有这样一个惯例,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出国,三分之一的学生会读研,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工作,而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三分之一”,方煜琛还没有仔细研究过。 方煜琛对于“状元”的称号并不怎么在意,因为在上海复旦大学这样的学府里,大家都非常优秀,周围的同学也都很努力。而他对于高考,就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总结:高考的分数只是决定了你今后的四年在哪里读书而已。未来的好与坏,只有靠自己是否拥有了“努力”与“机遇”。 |
原标题: 曾经的高考状元 你们现在还好吗? |
作者:记者 钱 晶 网络编辑:皇甫肖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