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效应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2月23日 09:02:59 星期三 |
桐庐自古就是水陆交通汇集之处,历史上“桐庐馆”、“桐庐驿”等名词多见文人墨客笔端。《周礼·地官·遗人》中说:“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这里的“庐”就是指古代驿站,就是古代邮驿通信之所。 1993年初,几位桐庐籍农民在杭州创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特许加盟连锁快递企业——申通快递。如今,以桐庐籍企业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业走过整整18个年头。2010年10月,我县被中国快递协会授予“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称号。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中国民营快递之乡”这块招牌会对我县产生什么影响,我县又将如何打造好这块牌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 从桐庐走向全国 从县城驱车40分钟,就到了富有石材之乡盛名的钟山乡,这里是几家民营快递“领军人”的老家。1993年,钟山乡夏塘村村民聂腾飞和詹际盛还在工厂当小工,为未来焦虑。偶然的一次机会,两人摸到了一扇改变命运的门。于是,聂腾飞和詹际盛双双从工厂辞职,创办了申通公司。 一时间,民营快递业群雄并起,一个个敢打敢拼的桐庐人,怀揣着梦想,闯进了一个个陌生的城市。申通成为点燃桐庐快递经济的星星之火,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桐庐籍企业家创办的快递企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快递领域的一支生力军。1999年诞生了韵达,2000年有了圆通,2002年有了中通,2003年先后有了汇通和希伊艾斯。目前,全国18家规模以上的民营快递企业中,桐庐籍企业占了6家。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申通”、“圆通”、“韵达”、“中通”、“汇通”、“希伊艾斯”这六家快递企业现有分支机构2500余家,年营业额200亿元,有各种运输车辆和设备10万余辆(台),业务量占全国民营快递业的70%,并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桐庐快递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网络建设体系和服务管理体系,打响了企业品牌,在业内造就了一定的影响力。如申通的陈德军和圆通的喻渭蛟是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中通的赖梅松、汇通的徐建荣、韵达的聂腾云和希伊艾斯(CCES)的方里元是中国快递协会理事,这些桐庐籍企业家在制定快递行业标准、出台市场管理办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他们将民营快递业带入了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轨道,使快递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中反哺家乡 “可以说,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对地方政府的贡献是巨大的。”说起桐庐籍快递企业为我县带来的作用,副县长童明深有感触地说,“桐庐籍快递企业每年上缴税收5000余万元,还有不可忽视的社会贡献,如促进就业,参与家乡建设,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近年来,各家快递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等,许多快递公司的老板就回家乡招募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参与其中,有能力的可以承包一个省或一个片经营速递,能力弱的可以在公司中从基层干起投送快件,就连一些妇女和老人也可以从事后勤工作,迅速吸引了当地众多村民加入其中。 快递业不仅让一大批百姓走出了大山,更让这些百姓富了起来。据钟山乡当地村民介绍,由于在外从事速递的村民不断增多,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有驾照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村民拥有的轿车数量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逢年过节,到歌舞片那条山路上的轿车,都会排成长龙。 快递业作为融运输、仓储、信息、包装、配送的复合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需要懂得不同业务和熟悉不同市场的人才,可以给不同素质和资历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桐庐籍人士创办的快递企业吸纳了桐庐籍员工4万余人、其他地方员工10万余人。预计未来几年,高速增长的快递业还将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将给桐庐增加2万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桐庐籍快递企业家创业在外、情系家乡,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在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宣传桐庐、建言献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童明说,近年来,桐庐籍人士在外创办的快递企业中,回乡办企业的投资额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每年上缴税收千万元以上。为加强与外界联系,这些企业还协助县政府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此外,在我县每年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帮困助学、拥军慰问、扶贫帮困等活动中,桐庐籍快递企业也是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桐庐籍快递企业家捐款累计1000余万元。 政企合作共创未来 如今,各大快递公司发展势头强劲。申通总部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新购9.6米的快递车辆18辆,并在江苏常州市扩建一个吞吐量达200吨的中转部。圆通快递将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杭州等集分拣、仓储于一体的大型运转中心,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开通了中东、东南亚专线。中通快递已在上海青浦区征用52亩土地,投资1.2亿元建造新的总部基地。韵达快递在杭州、温州投资1.5亿元新建2.5万平方米的中转站。汇通、希伊艾斯等快递企业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建设自营快递网络。 “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如何让这块招牌发挥效应,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做的事情。”县工商联主席李玉标说,以桐庐籍企业家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不仅占据了中国快递业的半壁江山,而且成为促进中国快递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虽然这些快递企业的总部不设在我县,但我县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必定要利用好这块招牌,继续巩固地位,加大宣传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快递企业继续向前发展。” 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了一条产业链。“快递包裹需打包寄送商品,纸箱、胶带等需求量大增,如何把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引导进入我县,让我县成为快递产业链上的生产总部,是我们在考虑的一个问题。”童明表示,未来几年,快递业必将继续发展,只要快递企业有回家乡设立生产基地的想法,县委、县政府就将全力配合,给政策,给资源。 童明的想法,与圆通快递的做法不谋而合。2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桐庐经济开发区,占地35亩的桐庐圆通印务有限公司生产线一片忙碌。“我们这里有国内快递业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一天能生产20万个快递信封,发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严安平介绍,接下来,公司还将上马塑料袋生产设备。“目前,公司有20多个员工,今年我们还要扩大生产,预计今年产值可达到3000万元。”严安平说道。 在家乡设立生产基地,只是圆通快递发展的一步。“除了产业链上大有可为,引导各家快递企业联合起来,在桐庐设立快递员工培训基地也是我们在考虑的一件大事。”圆通快递董事长喻渭蛟表示,公司将在我县设立圆通快递培训基地,专门用于快递从业人员的培训。 我县也正在酝酿将快递企业的“后勤总部”拉到桐庐。“快递业发展迅猛,但员工的素质跟不上发展步伐,不规范的服务必将阻碍企业发展。我们在考虑,以中国快递协会的名义,联合各家快递企业,在桐庐设立快递行业员工培训基地。”童明表示,员工培训基地可以是一所学校,专门培养快递人才和从事快递行业的员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也让桐庐快递能够活起来。” 此外,让桐庐籍快递企业家参与我县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也是促使快递企业与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一个可选点。“可以说,各家快递企业已经形成了集团化产业链模块和桐庐籍民营快递企业“航母”,参与国内外快递竞争,打响桐庐快递品牌。我相信,桐庐籍企业家创办和管理的2500余家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在未来几年必将大显身手,在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童明充满期待地说道。 ![]() 位于经济开发区的桐庐圆通印务有限公司 |
原标题: 发挥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效应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