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运输 管理何时“入轨”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1月05日 08:51:18 星期三 |
![]() 渣土装载现场 ![]() 渣土运输途中 随着我县城市建设加快,建筑施工项目增多,因土石方开挖带来的渣土运输也与城市建设呈正比上升趋势,由此引发了城市管理的困扰:渣土运输超限超载、偷倒乱倒、带泥行驶等一系列行为,导致路面尘土飞扬、破损凹陷,周遭环境深受其害。怎样让渣土运输管理入轨运作?下面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困难:截至2010年12月底,城区主要在建工程31个,进行密闭化改装登记在案的渣土车50辆,能够弃置渣土的消纳场所仅2、3个;建筑工地一般将渣土承包给运输老板,而运输队伍形形色色、素质参差不齐…… ![]() 开栏语转型开新景,视点万象新。踏着《今日桐庐》改版升级的铿锵步点,一扇洞悉社会的窗口已经开启——从今日起,每周一期的深度新闻栏目“每周视点”就和广大读者见面了。透过这里,我们聚焦这座城市每时每刻涌动的新闻潮流,关注这座城市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解读这座城市新近出台的政策引领。“每周视点”定位于:力求主流、前瞻、权威,突出新闻、时效、深度三位一体,深入挖掘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细致观察,深层剖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力争在第一时间,为读者奉献深度新闻“大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前瞻。 体验:渣土运输不“入轨” 2010年12月29日晚,记者跟随县城管执法局直属三中队柴队长,体验夜间巡逻。7点40分左右,一辆安徽牌照的工程车打着大灯朝浙富亲亲园建设工地驶来,柴队长见状,示意驾驶员停车,紧随其后的执法队员下车拍照取证。“请出示渣土准运证。”驾驶员听后声称证件在车主手上,说完一边打电话一边向工地外走去。过了一会儿,车主没有露面,驾驶员也没能交出证件。“只要是渣土运输车,都必须随车携带准运证,否则就要暂时扣车,处以最低2000元罚款。”按照相关规定,柴队长示意驾驶员先倾倒车上的渣土,然后对车进行了暂扣。 柴队长告诉记者,每晚县城管执法局5个直属中队共30余名执法人员在各自所辖区域,轮流上路巡查。即便如此,不持准运证上路行驶等类似运输不“入轨”现象屡见不鲜。 2010年12月底记者在云栖中路附近看到的一幕也暴露了渣土运输之乱。该路段附近有一大块空地,可路边却堆起了渣土。一位正在保洁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里是下轮区块,本来已经被填平了,但就在最近几天,泥土一下子多了起来,成了一个一个小土包。据了解,我县有三个渣土消纳点,分别在旧县街道、龙潭小区以及洋塘附近区域。县城管执法局综合科负责人介绍,不少渣土运输车为了减少成本,往往就近偷倒、乱倒渣土。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渣土车驾驶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装满一车渣土,从海陆世贸运到浙富亲亲园工地,单趟成本四五十元,如果要运到洋塘、旧县街道,成本就要上百元。 现实:多鞭难驯“犟马” 细细分析,渣土运输管理是“两点一线”的管理。“两点”指渣土出土点和倒土点,即工地和渣土消纳场所,“一线”指渣土运输路线。 针对出土点,相关文件规定:建筑工地周围须设置围墙或围档,工地出入口道路应硬化,并安装车辆冲洗设备及相应排水和泥浆沉淀设施,做到净车出场,密闭运输,严禁跑冒滴漏。 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根据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进出口设置标准必须达到相关要求,通过巡查等方式,督促文明施工,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创双标化等资格。 出了工地,渣土运输上路,管理责任就落到了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的肩上。 县城管执法局作为渣土运输的主管部门,自成立以来,将渣土运输管理列入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动态化跟踪执法管理,并经常开展专项整治。不仅如此,数字城管也充分发挥“电子眼”作用,第一时间反馈信息,发现问题立即派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处置完毕。对于无渣土准运证运输、未采取密闭措施造成渣土遗撒、车辆带泥上路、偷倒乱倒渣土等违规行为,县城管执法局根据《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予以查处。据统计,2010年查处渣土违规运输达97辆次,罚款21万余元。 县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每年不定期向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和运输单位(个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告知建筑工地进出口建设标准,并派人员上门进行政策解读,指导制定合理路线。去年初,县政府还对渣土车“加盖”,每辆渣土车实施密闭化改装补贴3000元,约有50辆车登记改造,大大改善了渣土运输超载、遗撒状况。 交通、交警等部门也积极履职,严格查处渣土车超载、超速等行为。 但即便如此,渣土运输管理依然显得被动而无奈。我县早已规定渣土车辆必须密闭行驶,且在工地出入口须经冲洗才能上路,可实际操作中往往走样。施工方基本将渣土运输承包给个体运输者。受利益驱动,运输方为了“多拉快跑”,不按照规定线路行驶,甚至干脆将渣土偷倒在偏僻空地。施工单位不负责,运输公司“打游击”,你来了,我整改,你走了,我照旧,当事人实施违章行为后迅速逃离现场,这都增加了监管难度,使管理者防不胜防。 “目前洋塘消纳点已趋于饱和,龙潭小区处因项目建设无法再投入使用,渣土消纳场所满足不了现实需要,也是导致渣土运输管理难的症结所在。”该负责人说。 趋势:“良方”可待治顽疾 渣土运输管理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就“两点一线”而言,涉及建设、城管、交警等多个部门,具有动态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2010年12月27日,县城管、建设、国土等多个部门召开协调会,探讨了寻找新的渣土消纳点的相关问题,并全面铺开选址工作。县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施工单位必须提前10天上报渣土运输时间以及运输量到该局备案。为打造迎春南路精品示范街区,我县出台规定:1.25吨以上货运车辆禁止通行或者穿行迎春南路。元旦以来,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人员在迎春南路各路口联合执法,重点巡查货运车辆运输情况。今后,相关部门还将成立联合整治小组,对渣土运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整治,形成合力监管局面。 同时,还将在城管信息平台上,建立渣土供求平台,对县城区的渣土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工地需要渣土回填的,可以直接联系城管或者在网上发布信息,县城管执法局将根据这些信息寻找到相对应的渣土倾倒地。你供应,我需求,如此一来,既可以解决我县渣土消纳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协调倾倒渣土与回填渣土的矛盾。 县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下一阶段将根据我县实际,细化渣土运输管理,酝酿出台新规,让渣土运输真正“入轨”。 |
原标题: 渣土运输 管理何时“入轨” |
作者:记者 梁波 钱晶 叶佳 俞璘 文∕ 网络编辑:董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