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的财会情结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5月19日 08:43:34 |
■ 王佳蕾 孔子有言:“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折射出一种专业而又专注的财会精神。如果说财会需要工匠精神,那么需要的绝非“快刀斩乱麻”的粗略果敢,而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细致深入,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我的家族和财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太外公是账房先生,外婆任会计、财务科长,妈妈任计财科长、会计结算中心主任,而我目前在税务局上班,也与财会息息相关。从太外公、外婆、妈妈到我,坚守中正、诚实守信、思维缜密的财会职业精神已经刻入骨髓,细致严谨、坚持原则、求真务实的家风代代相传。 上世纪二十年代,二十出头的太外公在农场工作,靠着勤学苦读有了得以谋生的一技之长,成为分水县某盐栈的一名账房先生。举家从萧山迁至分水后,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崭新篇章。在那个毛笔记账的年代里,太外公的书法和算盘在当地远近闻名,他的每一笔账房账目都字迹工整、清晰明了,并且精通算数,统计进账、出账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没过多久盐栈一改原来杂乱无章的会计状态,经营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几年后盐栈扩张,太外公带了三名学生,把自己的财会所学倾囊相授,学生尊称他为“先生”。太外公对他们视若己出,他们也感念恩师之情,太外公离世很久之后还常来家中探望。太外公是聪明人,又为人真诚、知书达理,周围百姓遇到难题常请他出主意、想点子,碰到纠纷也会请他评理说事,他把财会人坚守正义、坚持原则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 我的外婆天资聪颖,从小就显现出过人的智慧,尽管白天去学堂念书,晚上回家要分担家务,可她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由于外婆的数理化成绩特别优异,同学都戏称她为“居里夫人”。在家中子女较多、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父母仍然坚持供她读书,他们坚信读书能让她走出村庄、看到更大的世界。在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后,外婆迫不得已从桐庐中学辍学,后来下放到农村。然而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击垮她,她甘之如饴、乐观坚强,自学大专班毕业后,成为粮食加工厂的一名出纳,做了短期的民办教师后,又招工去乡镇信用社任主办会计,后在县属大集体企业任财务科长。由于时代变革,我的外婆几易岗位,看似稀松平常,其中的艰难困苦难以想象。财务工作在单位中往往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外婆当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为了熟练掌握财会技能,平日加班加点苦练点钞、打算盘等基本功,还参加全县会计知识大赛荣获个人二等奖。在大集体企业任财务科长期间,外婆工作细致缜密、严丝合缝,每年接受“税收财务大检查”都未有纰漏,被税务部门授予“先进会计”荣誉称号,四任领导都对她赞不绝口。从加工厂出纳、信用社会计,到企业主办会计、财务科长,外婆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丈量职业生涯的发展路,书写出财会人的责任与坚守。 在妈妈的童年记忆里,外婆经常在家中点着一盏煤油灯,手工对账到深夜。一次妈妈实在犯困,就问外婆还差多少钱,外婆回答1分钱,妈妈一本正经地说:“别对了,1分钱我来出好了!”说着就用线把钱绑起来挂在账上。外婆笑着说:“傻孩子,这账目一定要真实准确,无论差多少都要对平,可不是你出钱这么简单的事。”说着继续伏在桌前打起了算盘。那时的妈妈还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但实事求是、不做假账的会计精神却已悄然在她心中打上烙印。长大后的妈妈同样选择了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招干考入财税局数年后,妈妈走上了会计领导岗位,担任过计财科长,也担任过会计结算中心主任,爱岗敬业、坚守原则是妈妈始终如一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勤于钻研是妈妈一以贯之的职业信条。2004年,妈妈经过不懈努力成为浙江省首批、全县唯二的高级会计师。妈妈从不做急功近利的“毛毛匠”,而是致力于成为“慢工出细活”的能工巧匠,数年来,她勤耕不辍、悉心钻研,撰写的财会类调研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十余篇,带领科室全体人员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等重大改革中走在全省前列,科室连续两年被省局授予税收计会统工作优胜单位。 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我对会计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崇高的敬意,大学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经济和会计专业,顺利取得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大学课堂上会计做账的实操演练,使我对这门细微处见真章的学问有了更具象的概念,那时我才对长辈们细致严谨、求真务实的谆谆教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六年前我第一次穿着淡蓝色制服走进国税局的大门,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曾无数次从国税局大门走过,可是当我意识到这个地方即将成为我的第二个家的时候,欣喜而又忐忑的心情难以言喻。低头看着这身税服,左胸“中国税务”的红色胸章充满神圣的力量,同时也提醒着我“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和责任。学习上,我利用周末时间返校深造,取得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工作中,我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薪火相传的财会精神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深知唯有坚定信念、奋勇拼搏,才能扮演好财会人这个角色,才能担得起税务干部这个身份。 四代财会人,经历了毛笔誊抄记账、手工表格记账、计算机软件记账的历史变迁,我们初心不改,务实诚信、守正创新的财会精神是我们不变的底色。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一份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选择成为一名财会人,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绵长情结,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价值坚守。我们坚守本分、刚正不阿,以使命为本,以规范为纲,我们的人生因而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会计这一职业也因此增添了更为绚丽夺目的色彩。 |
原标题: 四代人的财会情结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