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盘山古道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3月03日 08:36:54 |
■ 章维勇 妻说多年没有走过村后的古道了。那天下午得空,趁着晴好天气前去探访,不想收获了一份美好的心情。 古道是一个叫盘山石壁的景点。因山势状如盘腿而坐的老者,故曰“盘山”。石壁陡峭,似斧凿刀劈,下临碧潭。半山腰上有一条狭窄的小径贯穿整座石壁,从村口直通向“唐松迎客”景点处。此地是马岭古道的终点段。马岭古道,修于宋朝,由茆坪的一个胡姓大户出资修造。始于浦江县虞宅乡马岭脚村,终于桐庐芦茨埠,蜿蜒于浦江、建德、桐庐三地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全长20多公里。它是东阳义乌浦江通往沪杭的陆路要道。古时的山货先从马岭古道运至芦茨埠头(古时称鸬鹚埠,因富春江大坝的兴建已没入库中),再由钱塘江水道运往杭州等大城市。原先山腰突兀处建有一座供行人歇脚的凉亭,名曰永安亭。后因旅游开发迁至山脚,原址处另建了亭廊。但由于后续开发不力,导致景区荒废十余年,至今无人问津。 我们从原乡卫生院后面的一条小道进去,沿着山脚下一户人家屋后的溪谷荒径,向上攀援20余米,才找到一条小路。看得出路上的荒草已经被人劈除。往西走过一片竹林,没几步便有石板铺就的台阶。一条岔路通往山脚下。山脚原有索桥与对岸相接,但因年久失修,早已废弃。沿着台阶攀登,踩着满地的落叶,听着“嘎吱嘎吱”的声音,一种苍凉感油然而生,眼前仿佛展现“枯藤老树昏鸦”和那长亭晚钟悠远的画面。两旁大树像一个个卫士列队迎候我们的到来。有的树干横斜在路的半空中,仿佛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故意跑到我面前拦一下,然后扮个鬼脸跑开,似乎是来逗我开心的吧。林子深处隐约传来鸟儿悠远的鸣声。斜晖从树隙中照进来,投下斑驳的树影,给古道徒生一份沧桑感。妻摆出几个pose与美景留了影。 登上一段稍长的陡坡,眼前便是古道最险的突兀处。此处巉岩壁立,视野开阔,可以眺望下面的“半岛”和大半个芦茨村,但因正在翻修廊亭,我们只能绕行。前面路段较为平坦,却变得狭窄而险峻。抬头可见崖壁千仞,右侧崖边布满了荆棘丛树,从枝叶间隐约可见芦茨村貌和起伏的远山。前面有几个老乡正在修整路面,我们便攀谈起来。从他们的口里得知,古道将一直延伸至村后山腰的陈公寺,想来届时这条沉寂已久的古道定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此处右侧另有一条小道通往山顶。记得10多年前曾带着儿子爬过,路不太好走。不过今天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攀一攀的。盘旋崖壁之上的路确实陡峭难行,路旁林木葱茏,常有被害虫侵蚀的大树倒伏在地。爬到山脊处,已是汗水涔涔。站在这里往北眺望,整个芦茨湾、钓鱼岛一览无余。我急忙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美图。沿着山脊继续走,路况变得复杂。行走中,突然发现南面的山崖有一株石笋,若即若离地矗立在崖边,估摸还不为人知。我想若此处修整一下,再建个亭子,应该是一个景致不错的地儿。从枝叶间可以依稀望见山下的村居民房。本想再往前一探,只因妻电话催得紧,只得作罢。 下到半腰间的古道,转过一个弯,继续前行。路边被霜风吹打的黄叶红叶在阳光的透射下玲珑剔透,煞是好看。走在卵石铺就的仄仄的山径上,忽见一排白栗柴枝干上爬满了藤蔓,显出沧桑之态。忽而粗壮的树干又横插过来一枝黄绿色的枫叶,在明暗的对比中,在光影的作用下,真是妙不可言。如此美景自然一一都摄入我的镜头。本想通过公路上方的天桥去祭拜一下那棵两年前枯死的唐松。不料工人正在桥的这端施工,要做一堵矮墙禁止通行,只得悻悻然折返下到公路上来。 沿着岸边的绿道往回走。对岸的大亩山白屋掩映,倒映在水里,碧波上荡漾着几只黄色的游船,似一幅美妙的水彩画。岸边一会儿出现一片翠绿的毛竹林,一会儿又凸现一棵枫树,叶子经风霜的吹打变得红黄绿相间,在白云蓝天的天幕背景下,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带给我一份惊喜。迎面走来一对散步的情侣,手里牵着宠物狗,那份悠然的心情,想必只有在这样的青山绿水间才会如此安逸吧?忽而又过来一骑着单车骑游的小伙子,戴着墨镜,穿着时尚的骑行服,神情专注而安静。 我们又到石壁下的时光岛去溜了一圈。这个小岛是由芦茨溪的泥沙堆积成的。早年这里是一片水田,现在被开发为一个供休闲游乐的小岛。岛不大,修竹成林,高大的枫杨树撑起一片阴凉。上面有餐馆和游乐设施,可以露营、烧烤,还有游船供人游玩。因为时值淡季,游人稀少,但我想暑季这里一定是人潮涌动了。 回来后,我把今天游玩的照片做成美篇、抖音,没想获得了满满的点击量,当然也收获了一份美好的心情。记得盘山石壁的永安亭有一幅对联写道:别径通樵柱脚答声添韵;澄潭过筏檐牙倒影触篙峰。可以想见当年的樵夫担柴挑炭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如今的家乡人早已告别了砍柴烧炭的生活,他们开民宿搞慢生活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共富共美路上阔步向前。我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美好的未来感到由衷的骄傲。 |
原标题: 探访盘山古道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