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寄情 烟雨如梦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2月06日 08:35:35 |
桐月细雨蹁跹,绀香料峭春寒,三千弱水空濛,溪涧波光潋滟。 ——题记 飞鸿栖江洲,椿桐翠亦然。身居槐夏,蝉鸣四起,蛙声绵延,诗蕴满江。 晨光熹微,峰峦澄廊,渐浓的霡霂里晕着捣碎了的徽云霞光。晨飔掀起半遮半掩的纱幔,裹挟着素客的丝缕芳香,在空气中跌入鼻腔;晨曦越过帘幔,落下一把斑驳。静驻檐下,叹观于远处桐江旁的连亘群山,姽婳峰峦间杳霭流玉,氤氲其中的岚霭是苍穹遗落大地的一抹玄香,潺潺水声似凤语鸾歌的鎏辉,逶迤水光滋生出这卷富春丹青,垂挂于天幕间,无数千古佳词秾阙拓于其上。 青山远黛,近水含烟。这大抵是江南眉宇间的温婉罢?细细银丝连城雨雾,轻罩在小城上,清风携卷蝉鸣,雨珠从瓦檐罅隙滑落,普落江水,漾出圈圈涟漪,洇染开细碎水光,泛出些许浮翠流丹。撑一把油纸伞,伶俜徘徊于鹤径花蹊,酥手翦愁,细碎的水汽披在肩头,淋了一身诗意情愁。回望江中无数鲤鱼游弋,稚气未褪,不禁在沿着江畔灯火嬉戏。朦胧翠意染红了匍匐在地的蔷薇,窈窕身姿在烟雨中摇曳。细软绿藤攀着栅栏,轻轻拨弄从枝头探出的新绿,指间便沾染了江南诗韵。心中不觉想起曾几何时看到一句话“我与江南同撑伞,词硬心软,破碎月光堪堪写完。”提韵脚握笔在手,字字珠玑却说不出口,道不尽桐庐黛眉的峰峦绘不出茶香萦身、醉入花香的禅意,只怪自己词尽语穷,沦陷于桐庐山水,却无法言说对她的流绪微颤。 青拢翠竹和墨染芭蕉在山风中瑟瑟拂动,空灵鸟鸣和着疏影摇曳的山景,心中不觉徒然增生出几分禅意,熄灭心中的世俗之火,只落得一身枕谷栖山、繁林为家。沉郁的心在此刻与山岚一同呼吸,与蝉鸣雨歌一起欢唱。枕鬓山河,画船雨眠。 哪有什么江南桐庐,不过是纸伞对烟雨不已的眷恋! 栖居于诗乡画城,最爱的不过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闲倚在珠窗旁,望春霭旖旎温吞,盼一溪秋月潺潺,逍遥醉翁游月下,江声入晴明。手中握几卷清词,品一二捻茶点,耳畔回响着的是江风揉捻碎了的古语遗篇,所谓诗韵墨意便是桐庐种种情感思绪罢了。清风掀起散落一桌的诗词画卷,将春色碾作尘泥,把自己葬入宋词一隅。诗兴漫上心头,酌一壶“雪水云绿”,轻沾几滴墨色,提笔落墨。我深知自己不是诗人,倾尽所学也做不出“云想衣裳花想容”那般千古佳词,可我仍愿将词牌吟起,用淡淡笔序,馥郁来意写下“青山撞入怀,倦鸟归故里”;拓印出袅袅炊烟下的星星渔火和梅妻鹤子的疏影横斜与暗香浮动;描绘无人夜下的缄默星月,漫天流萤独占苍山;用愚笨笔触去勾勒那沦陷在半生浮梦中的桐庐,署上星光灼灼,流光杳杳的桐庐大名。雨雾为桐庐挂上了神秘面纱,模糊了游走在山水中的佳人背影,星星点点的明亮灯火洇染在丝丝银线中。睦州桐庐的剪影镌在这两千多年的画卷上,落下一幅青绿多娇的富春山居图。 桐庐是梦的迦南地,沿着范仲淹曾踯躅的小径,品一壶甘醇的“雪水云绿”,试图让自己回到那千百年前的诗乡。 缱绻烟雨滋润出潋滟富春江,屹立水中的富春二桥,是桐庐少女舞动的水袖,翻涌云翳着她纤细的腰肢,跌落凡间的银丝是她提笔挥洒的情牵,沉湎于她如易安居士般的温婉洒脱,也欢喜于她遍山新绿的生机活力。常在此时游逛江畔,恍惚间,仿佛看见千百年前的诗子们秉烛夜游、赏秋谈月、沐霏论道、把酒言欢,那载着他们意兴的纸鸢早已泛黄,乘着迢迢春水,息息江流奔向未知的彼方。 仲淹笔下常谈青山,浸润透了的翠意是茶香泛滥的,在枝丫间冒出的嫩芽,在微风中呼吸的绿叶,都像极了夕矄下意气风发的少年,滚滚日月为他们指明道路,跌落林间的星光是他们不熄的信仰,风鸾虫鸣为他们奏乐,挥尽了遮眼的雾霭。 一雨到江南,一语道江南。兀然惊觉这小城已伴了我十四个春秋,我总觉这座城是自由而虔诚的,是温婉而热烈的,她是以山河星辰不卷收的文章,是多愁善感的药引,是婉嫕的诗人,也是不羁的游士。不论是小桥流水的烟雨之景,还是十里荷花的温柔槐序,抑或是梧桐落三更的萧瑟和北风叩门,庭院煮酒听雪的隆冬。她都别具风情,历史悠悠淌过这座城,遗留下岁月的痕迹,满山新芽沐雨生长,炽热的青春不惧风月,执剑奔走天下。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 桐庐,用浮翠流丹的水波,用果香四溢的清茶,用雨打芭蕉,山岚物语让我沦陷其中。于我而言,这是我种下梦的桑梓之地,是烟波滋生梦芽的始端,是前往远方的欲念,更是我陟遐在未知的烟火人火的支撑,每每杏花春雨,嗅着紫藤杜若的芳香,都会浮现出桐江水波的笑靥,回想起曾乘野航渡于镜流,舟后划出丝丝墨痕,卧坐舟内,品茶听雨。 那枝丫间疯长的新芽,是我泛滥的理想,是无法遏制的信念,也是我对家乡不已的缱绻…… 三合初级中学八(10)班岑思睿 |
原标题: 山水寄情 烟雨如梦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