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包赓年同志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9月26日 08:22:21 |
■李锡元 前几天,我未曾打开微信,包赓年仙逝的消息还是同住江南养生园的施仲春同志告诉我的。想不到他走得这样匆忙,悲痛之情难以言表。记得5月间,我们有过一次交谈,他说:“患心脏病人,说走就走的,亲人都知道,不会太有遗憾!”唐朝诗人元稹《遣悲怀三首》中有“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的名句,不料老包应验了这句话。 包赓年同志是党外同志,我深深地感到他是我们“相遇贵相知”的一个典范。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相遇贵相知”一语出自元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萨都剌的诗文《题寿监司所藏瘦马图》:“人生相遇贵相知,孰谓世间无伯乐。”唐朝李白也讲过:“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宋朝王安石也有名句,“人生乐在相知心。”在茫茫人海里,包赓年同志是我在县政协工作时的相遇者、相识者,那时他是县政协副主席,他工作总是埋头实干,履行政协职能,聚民意,集民智,既发挥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作用,又为政协履行职能起了多党合作的表率作用。他刚正不阿,直言不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从不为个人谋私利。他从县政协副主席的位置退下来后,当了两届联谊会会长,继续为县政协的工作尽心尽力。 包赓年同志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桐庐中学任教,在“桐中”他是优秀的英语专职教师。在横村中学、毕浦中学任校长期间,他呕心沥血,两所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在桐庐中学任校长期间,是“桐中”辉煌时期之一。在办“五七”高中、“五七”大学期间,他没有一点大城市的小市民气,学做农活,挑粪施肥样样都干。农场职工称其干农活,与干了几十年的农民不相上下。 包赓年思考问题的一个长处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从不偏激,更不走极端,牢牢把握一个度。因此,他为历届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从思想方法上树立了榜样。 《三字经》云:“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这是做人的道理,他常教育儿子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他走后,没有遗憾的地方。 我同包赓年同志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后来又任教于同一所中学,我们交往甚密。现在他走了,留下我这个老人,也应该像他生前那样,多思考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 |
原标题: 追念包赓年同志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