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有位“蒋大妈”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9月16日 09:32:27 |
■洪梅 何其有幸,高三那年我们遇到了“蒋大妈”。 当很多人埋头书堆不可自拔、在题海中不舍昼夜的时候,亦师亦母的“蒋大妈”,带我们穿越了那段漫长又幽暗的高三时光隧道。 高三,一个日夜充满奋斗的氛围,一个自带紧张旋律的阶段,每个老师和学生都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只有我们的蒋班主任是个例外。当时他带全校唯一的文科实验班,在其他班级学生都在日夜苦战的时候,他却干了许多“出格”的事。 他干的第一件出格的事是:自掏腰包每天给学生发鸡蛋。文科实验班是全校迎战高考的重点班,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他眼中希望的种子。眼看着一个个耷 拉着脑袋还坚持做题,两只眼变四只眼也有了燎原之势,他做了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决定:每天清晨五点半他就起来煮鸡蛋。当大家鱼贯而入教室准备早自习时,每个人的书桌上都冒出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鸡蛋。“你们吃了鸡蛋再自习,以后我每天都给你们早餐加个小点心。”脑子转得快,全靠营养带。蒋老师的鸡蛋很暖心,无形中给我们增强了每天战斗的能量,那些起床“困难户”和早餐随便对付的同学,更是吃出了妈妈牌的爱心味道,亲切地授予他“蒋大妈”的荣誉称号。 坚决捍卫体育课,是他干的第二件出格的事。当其他班把一周一次的体育课,也用来见缝插针奋斗的时候,蒋大妈却跟体育老师商定,体育课上一定要给每个学生发运动器材,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按个人喜爱包分到人。谁如果不去运动,谁就自觉去他那里报到。刚开始,一些不想浪费一分一秒的学霸们耍小聪明,去操场上象征性溜达一圈,打几分钟羽毛球后就蹑手蹑脚折回教室想继续奋斗,却被早就坐在教室里守株待兔的蒋老师逮了个正着。蒋老师不怒不恼,面带微笑地带着他们回到操场,自己带头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运动起来,看着操场上这些学校希望的种子在跳跃,他一脸胜利的喜悦。从那时起,每周二下午的那一节体育课我们教室就成了一座空城,这是蒋老师的功劳。蒋老师是我们班这台机器的运转调节师,娴熟地掌控着它的运作节奏,懂得适时让机器停下来加点润滑油。他比谁都清楚我们班的班情:他不担心大家不努力,只担心大家努力过头冲不到终点。 第三件出格的事,更是让其他班的同学羡慕不已。谁都不奢望上高中还能看电视剧,尤其到了高三百米冲刺阶段,更是想都不敢想。“蒋大妈”却让我们享受了这份“奢侈”。在很多人看来,蒋大妈的这种行为是把我们的未来放在了“空中”,有点“飘”。可蒋老师不这样认为,记得有一次,他在课上突然气宇轩昂地宣布:从本周开始,每周四晚自习给大家放两集电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你们开心吗?讲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掌声雷动。坐在最后一排的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原本就海拔惊人,激动地跳起来差点撞到天花板。此后,每周四晚自习总有人提前拉上了窗帘,秘密行动心照不宣。操场上舒展了我们每天奋战桌前的僵硬身板,而这电视剧又舒缓了我们紧绷过甚的神经。随着剧情深入,我们都领悟了蒋大妈的良苦用心,高考也要讲究战略战术,对于正在高三奋战的我们而言,这些正是振奋精神、打开思维的滋养品,神经得到舒缓才更有战斗力。 “出格”的蒋老师带我们赢得了高考的“出彩”!那一年,在每日鸡蛋的神奇助攻下,在体育课的尽情释放后,在电视的循环调剂中,我们班所有学生都精神抖擞地笑到了最后,在高考中都得到很好的发挥,给自己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 如今回望十几年前的那段岁月,想起了那位“蒋大妈”,心底依然涌动出一股久久的暖意。 |
原标题: 母校有位“蒋大妈” |
作者:洪梅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