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奇山下我家乡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9月16日 09:30:46 |
■罗萍 青山之下,一汪碧绿,在大坝旁边的亲水平台上铺一张瑜伽垫,一位神韵俱佳的窈窕淑女正心无旁骛地在练瑜伽……好一个清幽静雅之处!这是在哪?“大奇山下溪旁水库。”朋友告诉我。 溪旁水库是我们那一带的主要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水源。这里的蓄水,是从大奇山的峡谷中流淌下来的山涧水。小时候常听妈妈说,这个水库是他们那一辈人用肩挑背扛垒起来的。 小时候我常去溪旁水库另一边的大脉村走亲拜年,每次都要爬上高高的水库大坝,从大坝的这头走到那头。大坝的下面有一块开阔的平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记得那时爷爷常常背着我,从山岗上走下大坝来到这里,现在已成为城南街道养护中心。 大坝底部的右侧,沿山有一条小溪日夜流淌,清澈充沛的水源滋养着水库下面的一个个村庄、一片片田野,小时候我们经常沿着这条小溪去学校,天热的时候几个男同学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跳到水潭里玩水。 大坝下面有三四十亩平整的沙田,因土质原因不适合种水稻,村里就种上了成片成片的桃树,桃树下面又套种花生或西瓜。周末我还跟着妈妈去给西瓜拔过草,暑假里收花生的时候,还去摘过花生。 还记得有个春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村庄后面的山上去玩,边走边玩,不觉就到了水库这边的山岗。一爬上山岗,往下一望,一片美景让我们顿时傻了眼,那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原来我们正好邂逅了水库下面三四十亩桃花怒放的盛况,那场景简直美轮美奂,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那时我家住在老屋里,隔壁太太家有一只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经常播放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听着听着,我就坚信蒋大为唱的就是我们的家乡。 读初中后,我就不太去溪旁水库了。后来“杭千高速”施工,把水库拦在了高速公路的上面,我们村后的那片稻田,由于不便引水就不种水稻了,溪旁水库也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前不久看到同事发的视频,才知道溪旁水库早已成为省级绿道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了。 时隔30多年后的今天,我约了几位好友,再次站在溪旁水库的大坝上,凝望着一汪碧水,水里倒映的隐隐青山,还有水库边三三两两、安安静静的垂钓者。眼前波光粼粼的盈盈绿水,让我的思绪不由又回到快乐的儿时…… 那是一个夏天,因连续干旱,加上“双抢”期间水库用水量大,“双抢”过后,水库的水越来越浅。一天中午有人路过,发现水库差不多“底朝天”了,水库底部浅浅的水滩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鱼,许多人毫不犹豫地下去抓鱼。据说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水库附近村民,据说抓鱼抓得多的人家,是一担一担挑回去的。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抓鱼的队伍也越来越大,有挑着箩筐、水桶的,有拿着脸盆、脚盆的,也有听说后什么工具也来不及带的,那场面十分壮观,有人说热闹场面不亚于当年建造水库的场景。 我们村离水库比较远,至少有3里多山路,等我们知道再赶过去已经比较迟了。那天中午12点左右,爸爸干活回来,听到消息后马上带着我往水库方向赶。赶到水库坝上一望,水库里的鱼所剩不多,如没有工具很难抓到,爸爸就让我赶紧回家去拿一个谷筛来。于是我又急急忙忙地往回跑,那天中午的太阳很大,温度很高,我急急忙忙从家里拿了谷筛,再往水库大坝赶,此时路上的石头都已经晒得发烫了。水库大坝是个石头斜坡,那天我穿的又是一双拖鞋,斜坡很难走,我就索性赤脚走,可赤脚走在发烫的石头上又坚持不了几步。 我好不容易赶到水库大坝,爸爸拿到谷筛后马上拿去捞鱼,我也下到水里,水刚好过了我的膝盖。所有的人都想尽一切办法在抓鱼,水里的鱼儿在人们的追逐中拼命地逃窜,浅浅的水被搅得又黄又浑。突然一条大鱼逃到我身边,我马上对准鱼两手一合,明明鱼已经抓在手里了,我正想大喊一声抓到了,可它偏偏又“滋溜”一下,“扑通”一声溜走了。过一会又窜过来一条,结果还是一样,鱼被我抓住了又逃脱了。渐渐地,在大家的围追堵截下,水里扑腾的鱼越来越少,最后一水库的鱼都各归其主。 抓鱼很开心,可我一条也没有抓到又感到很遗憾,幸好爸爸抓到了几条。那天就像过年一样,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忙着剖鱼、吃鱼。那年月在平时是根本吃不到鱼的,只有等到过年的前夕,生产队会组织人把库水抽干,再组织人去抓鱼,然后分到每家每户。 “走!我们从那边下去,去水边拍拍照。” 好友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我们一起走近水库水沿,近距离欣赏这一汪诱人的碧绿。 “这里的水真清啊,清的没有一点杂质。这里的水真绿啊,绿的像一块翡翠,简直可以和九寨沟媲美!” 这里的水很清,几乎可以直接饮用,是附近几个村庄的饮用水源,其中一位好友已经迫不及待地用手掬起一捧水喝了起来。 “好喝吗?” “味道有点甜!” “我也尝一下!” 喝了水,拍了照,我们在水库靠山边的树荫下,找几块石头坐下休息。背靠青山,面朝绿水,听着山谷溪涧的潺潺水流声,吹拂着轻轻柔柔的山风,别提多惬意。 |
原标题: 大奇山下我家乡 |
作者:罗萍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