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胡大房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8月12日 09:04:49 |
■奚燕儿 桐庐胡大房,大名缵高,行名积恩,号玉岫,出生于1785年5月17日,由贡生仕湖南常德府同知,卒于1862年7月17日,享年77岁。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嫁给道光举人俞善庆的长子俞绍夔,小女儿嫁给城区贡生叶绍铦的长子叶庆禾。胡大房缵高50岁以后生有二子,次子文照,行名善继,号翰仙,即胡传泰的父亲。 缵高,当地人为何称他胡大房?康熙年间,缵高的祖上五房二十四世孙胡学文举家来桐庐谋生,以种菜为业。该家从宁波象山迁桐以来,四世单传,到他这一代是第六代,才有兄弟三人,始分三家,自立门户,称为大房、二房、三房。缵高为长兄,民间便称之胡大房。他们的父亲胡圣铨,字右衡,号澹园,廪贡生。《朝阳书院碑记》写道:桐之学在县治东北,学之东有“敬一书院”,顾久圮。道光元年,徐起渭来桐,开始谋划修复学舍,在修缮朝阳书院时,胡圣铨鸠工庀材,出资出力尤多。道光七年,县令徐起渭撰稿,徐淞桥(元礼)书写,刻碑纪念。 胡缵高著有诗集《养真诗钞》,其《梦游洞庭湖》诗云: 引望无边际,浮游空阔中。 芥舟何处去,驶上一帆风。 他任湖南通判时,赴京谒选郑旷园学博赠诗云: 春风袅袅拂行旌,柳带花髯次第生。 从此着鞭追五马,畅予廿载北征情。 雨斋世泽渥如何,经济应同经义多。 圭壁束身春与物,定从上选沐恩波。 西山乔梓并称贤,沆瀣交孚五十年。 垂老投闲情倍笃,酒濡引翼叶诗篇。 无他持赠强裁诗,不比阳关三叠辞。 展足自当先别驾,服官正好嗣前规。 缵高能文能武,咸丰年间,太平军南侵,百姓要求办民团,于是缵高任饷械,皇甫汉仕任训练,为桐庐县府召集乡勇二百名,昼夜逡巡,地方恃以无恐。1861年9月汉仕与缵高督率团长盛光楣、臧世芳分守西武山及牛山坞,屡击屡捷。 洪杨之乱时,清政府需要筹措军饷平乱,整个县才筹了三千大洋,不足,缵高个人出资七千大洋而补足。故自同治以来,桐庐学额,每科增取一名,皆缵高之惠也。 由于缵高的贡献突出,他的爷爷,字雪川,被敕授修职郎,奶奶闻氏,诰封孺人。桐庐知县孙岩卸任时也曾作诗赞颂: 我爱桐江好,桐江风俗醇。 波光远似昔,山气总如春。 殷实骄矜泯,周亲任恤匀。 饥年仍饱食,即为葛义民. 钓台留自昔,土俗到今清。 雨借园茶色,潮添水碓声。 花时偕讲肄,春及课耕深。 驺从山城少,儿童笑语迎。 地僻民多寿,泉清石亦香。 吏因无事拙,官只勤农忙。 分祭衣冠旧,同居世泽长。 敦宗存古谊,慎勿到公堂。 不及三年久,鸟能报政成。 字人无惠泽,课士有余情。 禾黍去年少,长官此后清。 扁舟重过处,相与话生平。 圣铨父子富而好义,凡地方公益事无不倡捐,力办世行,其德桑梓,倚以为重。 |
原标题: 桐庐胡大房 |
作者:奚燕儿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