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庐诗人与题壁诗 |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7月08日 09:32:12 |
| ■王天忠 “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1279年元朝诗人俞颐轩游桐君山后,龙蛇飞舞题下这样的诗句。这首诗被镌刻在桐君山山路边一方立壁上。 记得与同事一起寻找此石刻,我们按图索骥几经周折还真找着了。前不久,在吴宏伟主编的《桐庐石刻碑志精粹》,再次见到这块石刻的照片,大有“石不能言,书自留芳”的感叹。 古人题壁的目的是“文以载道”,或称赞风景,或题名游记,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他们以壁代言,摩崖石刻,昭示后世。题壁传播也是唐诗发表的流行方式之一。题壁诗的流行除了诗词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书法。 据考证,唐朝的朝堂、寺观、驿馆、坊里宅门,酒家都是诗歌题壁之地,刷白了的墙壁等待过往的客人留题,后到的人看到就和诗,也有抄录欣赏或传播的。 唐代桐庐就有三位诗人,题壁诗堪称一绝。 桐庐诗人最早的题壁在中唐,主人公是徐凝。唐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一日,白公在开元寺赏牡丹,见徐凝在寺壁上题《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大为赞赏,即邀徐凝饮酒酬唱,尽醉而归。 据传徐凝不但喜欢在白壁上行草,还喜欢当众挥毫,围观的人越多,写得就越精彩。 唐长庆四年(824),徐凝漫游处州府(今丽水)缙云仙都,见鼎湖峰拔地而起,状如春笋。传说此峰为黄帝轩辕氏炼丹升天之处,徐凝即作《题处州缙云鼎湖》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空携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青天雨点来。”被后世称为千古绝唱。 徐凝从不掩饰自己对题壁诗的喜好。他动静最大的题壁事件发生在江西庐山。元和十年(816),徐凝游庐山,他明知诗仙李白早有绝唱在前,却按捺不住勃发的诗情,不再拱手相让,而是像高手过招、隔空唱和那样,驰骋想象,挥毫写下了《庐山瀑布》,诗曰: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唐诗到了中唐,已经越来越难写了。凡事“盛极难继”,盛唐诗歌无论在诗歌的形式、体裁、结构上,还是在兴象、风骨、声律上,或是在意象的创造和内容的开拓上,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然而,盛唐诗人总还有些遗漏的物象不曾入诗,徐凝还能找到一些不曾被盛唐人写过的新鲜的“诗原质”,作为盛唐巅峰的中唐诗人,能发现一个新的诗歌意象实属不易。 唐代章八元也喜欢题壁诗。他少年时偶然在邮亭墙壁上题诗,被隐居桐庐的越州诗人严维赏识,遂收为弟子。在严的悉心传教下,章八元诗赋日趋精绝。后章八元考中探花,春游长安,于慈恩寺塔壁上题诗云:“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宠。落日风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适逢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到大雁塔游览,见塔壁上章八元题的诗,赞叹道:“不意严维出此高弟,名下果无虚士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唐朝人题壁写诗已成流行之风。稍有激情或感慨,就会有题壁写诗的冲动。而题壁写诗之前,诗人往往会先喝酒,无论是小酌还是痛饮,都是前奏。 唐代最著名的题壁诗当属皇甫湜。皇甫湜为人惊世骇俗,为文崇怪尚奇、孤高正直、傲物狂狷,大唐的这位桐庐诗人常用方言入诗。 元和十四年(819),皇甫湜以侍御史、内供奉转任为李渤桂管观察从事,从洛阳前往广西,途经永州浯溪。来到五十多年前元结的《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前,欣赏颜真卿气势恢宏的书法,回想起“安史之乱”以来的风风雨雨时,皇甫湜有感而发,写下一首《题浯溪石》: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敘,约絜有余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中行虽富剧,粹美若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神,上与千载对。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文于一气间,为物莫與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啼素瀨。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赖。 真是酣畅淋漓,这是皇甫湜唯一传世的题壁诗。这方题壁诗刻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南宋陆游在《跋皇甫湜文集》中称:右一诗,在浯溪中兴颂旁石间。持正集中无诗,诗见于世者此一篇耳,然自是杰作。 此外,唐朝桐庐籍诗人可考的著名题壁诗还有施肩吾《题钓台兰若》、方干《桐庐江阁》等。 当然,古往今来桐庐的文人中不乏饱学之士。观览尽兴之余,他们题壁钓台、桐君山,数不胜数。即便到了清代,高似孙有《钓台题壁》、陈苌有《醉书桐君山寺壁》;1931年郁达夫曾作七律《钓台题壁》,“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两句便出于此。 |
| 原标题: 桐庐诗人与题壁诗 |
| 作者:王天忠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