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可惜”一生情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3月18日 09:59:28 |
■管柏林 这事发生在五十多年前。 我出生在合村,一个桐庐、淳安、临安三县交界的地方。 1970年底,我在合村读初中,记得一天下午课间休息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垫子上玩。这时,一向对我十分关心的钱绍瑜老师走到我身边,说了一声“可惜”。我听了后立马站了起来,疑惑地问老师:“什么可惜?”钱老师转身到办公室拿了一张“招生简章”给我看,原来是省城的一个文艺学校要招生。老师还告诉我,学校明天就要带十多个学生去分水参加选拔考试,可惜的是学校初选的名单中没有我。 我拿着“招生简章”匆匆看了一下,还没有全部看完,上课的铃声就响了,我快步进教室,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的事。 放学回家后,我将下午的事告诉了父亲:省里有个文艺学校要招生,学校领导明天要带十来个学生去分水参加选拔考试,而学校推荐的名单中没有我,但我很想去试试。父亲听了后说,那你吃完饭,马上到学校领导那里去要求一下。当时天已黑了,好在学校离家不远。我跑步到了学校,立即找到了第二天负责带队的老师,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特长和想法。负责带队的老师听了后当场就答应了我的要求,并在名单最后加上了我的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十来个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去分水参加初选。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选拔考试,难免有点紧张,很佩服那些胆子大的,边唱还边做着动作。可还没轮到我,人就紧张得发抖,从小到大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几个老师坐在那里,一脸的严肃。终于轮到我了,我清唱了一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想到的是,这时主考老师拿起京胡叫我再唱一段,我又唱了《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唱了后,另外一个老师叫我再唱首歌,还说随便唱什么歌都行。这时害怕已经没有了,我吼着嗓子用尽力气地唱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初试结束后,带队老师说我可能有希望,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就在那天晚上,好多亲戚朋友来我家,大家围坐在火炉旁,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听带队老师说,有点希望。 此后的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隔壁的大姨家里玩,我姐姐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冲冲地跑过来,高兴地说:“你的通知书来了!”醒来后才知道是在做梦,心里难免有点失落,因为常听大人说,做梦都是反的。 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正在我大姨家玩,我姐姐果真手拿一封信,高喊着跑了过来:“柏林,你的通知书来了!”当时我真有点不信,却又是真真切切的,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我细细看了一下通知书,上面写着几月几号到桐庐某某地方参加复试。这才知道,原来在分水的考试只是初试,据说当时全县有三十多个乡镇学校五百多个学生参加,初试分桐庐片和分水片两个大片。 过了几天,我和另一个同班同学拿着复试通知书前往桐庐,这次没有老师带队。到了考场,看到四五个招生老师坐在上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的,她坐在中间,穿着一件军大衣,我心想这大概是一位名演员吧。考试开始后,大家等着老师的安排顺序叫号。我看了一下四周,估计有五六十个人。轮到我的时候,我唱了一段《红灯记》里的《浑身是胆雄赳赳》。唱完后就叫我下去了,当时我心里就有点嘀咕,半个月前在分水考试时,唱了京剧又唱歌,还用京胡配,这次只唱了一首就不叫我唱了,看样子是没有希望了。 过了几分钟后,一位老师走过来给我的腿拉了拉,抬了抬,也没说一句话。考试结束吃了晚饭后,我来到二楼招生老师住的地方,老师根据我来时的车票价格,给了我二块七毛钱。同时叮嘱我,回去以后书还是要读的,但嗓子也要注意保护。 桐庐复试回家后,转眼就是春节。春节过后的一个下午,我家隔壁在邮电所工作的一位邮递员大声地在窗口喊:管柏林,一封杭州的来信!我飞快地跑过去,知道是通知书来了。拆开一看,原来是通知我们先到桐庐县文化馆集中,然后去杭州培训半个月。 1971年的2月中旬,我们先到了县文化馆集中,每人都带着铺盖,当晚就住在县文化馆。记得我们男生住的房间内堆着好多“小人书”,什么《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等。晚上,带队的包朝赞老师给我们开了个会。桐庐去杭州参加培训的共有12人,七个男生,五个女生,并成立了一个路上临时小组,包老师让我当组长。包老师在会上还要求大家,明天要及时起床,早上坐六点钟的船去杭州,并特别强调要注意安全,要听指挥,不准乱跑等。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就来到了轮船码头,在薄雾笼罩的江边,我们依次小心地上了船。第一次坐船,感觉很好,比汽车宽敞,还可随意走动,又能看到富春江两岸的美丽景色。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怎么还没到呀,一些和我一样的同学有些不耐烦了。包老师看了看我们说:还早呢,十二点半左右才能到杭州的南星桥码头。经过六个半小时的航行,南星桥码头终于到了。 上岸后我们坐公交车,来到了九溪五云山培训目的地。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大城市杭州,心里难免有点激动。培训期间,我们练习压腿,学唱京剧,还要求每个人写忆苦思甜的文章,贴到墙上让大家阅读和评比。 培训临近结束时,学校组织了一次考试。轮到我唱的时候,我说嗓子有点哑了,主考老师说,没关系,唱一段听听。我唱了一段就出来了。那半个月的培训是大家最开心的日子,经历了初试、复试和集中培训,我心里已经比原来坦然多了。 回家后,待在家里等通知。没过多久,正式录取通知书终于如愿收到了,这次是我一个人前往杭州。到了杭州后,才知道桐庐最终只录取了三个人,其他九位都很遗憾。后面接着的是半年的考察期,考察期一过,我这个来自合村山沟沟里的农村户口才正式迁入杭州,成为省会城市的居民户。这在20世纪70年代,对我来说是件改变命运的大事情,从此我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从青葱岁月到花甲之年,退休后我又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当年我离开的地方,这里是我的起点也是我的归点。 回到老家后,我忘不了以前关心过我的那些老师,常常去看望那位当年对我说了一声“可惜”、让我从此抓住机遇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钱绍瑜老师。当我跟他提起这事时,他说忘了。是啊,半个世纪都过去了,老师也年过八旬了,谁还能记得呢?然而,在一个少年学子我的心里,牢牢记着一辈子。 |
原标题: 一声“可惜”一生情 |
作者: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