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学士帽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2月03日 09:11:50 |
■周爱萍 记忆如水,往事云烟。小时候,我很喜欢家乡的一种树,当地人叫它“罗桐树”,这树灵气十足,叶大如扇,可当纱布,垫在蒸笼上,用来蒸馒头,味道特别清香。而我们一群小孩子,则喜欢用罗桐叶,制成一个别样的帽子,那是我童年的学士帽。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十分少,露天电影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哪个村子放电影我们就赶到哪个村,姐姐更是辛苦,常常背着我赶路。那时我年幼人矮,总是扑在姐姐的后背上看。看的电影也似懂非懂,至今还记得《唐伯虎点秋香》《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等电影,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唐伯虎点秋香》,那时的我,特别喜欢才子唐伯虎头上的那顶帽子,称它为学士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那帽子仿佛是知识的化身,只要戴上这种帽子,便可变成如唐伯虎般的才子。从此,我爱上了读书,多想以后自己也有一顶学士帽。 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手臂般粗大的罗桐树下捉蝉追蝶,碧绿的罗桐叶迎风招展,似少女的裙裾。我灵机一动,折下一片,将五角形的罗桐叶,三面对折,用竹枝在对折处一插,不用一纱一线,一顶可紧可松,像模像样的学士帽就这样诞生了。兴奋之余,迫不及待就想与发小一起现场表演。我就演头戴“学士帽”的唐伯虎,发小演秋香,跟在我身后,手摇罗桐叶。我背着双手,学着唐伯虎的样子,将看电影时学到的点滴知识表演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发小听了露出羡慕的眼光,连连拍手给我鼓劲。 那是我童年快乐而十分难忘的一天,我头戴“学士帽”摇乱一地斜阳。“学士帽”从此在我心里开出一朵美丽的小花,绚烂着我童年的美丽天空。 从此,我深深爱上了罗桐树。年幼的我,原先总不敢一个人走家门前水渠上的那座小桥,后来就不怕了,因为桥对面有我心心念念的、寄托我童年梦想的罗桐树。 此后,我就常去那片罗桐树林玩,还在那里看书写作业。一片片的罗桐叶,在我纤纤小手之下,巧妙地变成了一顶顶罗桐帽,成了我形影不离的贴身伙伴,从上学前,到初中毕业,罗桐树下常常留下我读书写字的身影。 罗桐树,遍身闪着绿油油的亮光,表皮细腻光洁,像婴儿吹弹可破的肌肤。其树如竹,挺拔向上,纤身修长,一丛丛,一簇簇,美美与共,从不一枝独秀。 罗桐树根深叶茂,树干直指蓝天,绝无招摇之势。叶如碧云,枝劲凌风,质朴而天成。罗桐树全身是宝,枝叶青翠有韧,是制造蜡纸之佳材;树皮可制作绳索,是农村日常生活的常用品。 记得我上小学前,爸爸准备进山砍柴,缺少绳索,于是手拿柴刀,想砍了家门前的一棵棵罗桐树作绳子。当时,我正好在家门前,看到爸爸手起刀落,砍了一棵罗桐树,急得大哭,叫爸爸不要再砍罗桐树。爸爸见我爱树心切,便停止不砍了,后来改用草绳用来捆柴。 家乡的罗桐树,生长在田头地角,亭亭玉立,从不骄奢,一如既往维持本真。 我是家乡罗桐树上的那片叶子,现在飘零他乡,童年的罗桐树,仍时时牵动我思乡之情;童年的学士帽,常常在梦里,令我久久回味。 而今,我的头上,仿佛还戴着童年充满梦想的学士帽,激励我将读书求知的希望种子,继续播种在人生的道路上。 |
原标题: 童年的学士帽 |
作者: 网络编辑: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