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林路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1月05日 09:22:24 |
■ 江娇芬 初识乔林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转眼近30年过去了。 那年我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为了逃避左邻右舍的议论,一心想马上就去外面打工。那时候我舅舅在桐庐一家针织厂里当机修工,便求舅舅带我去那里。当时我心中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想早点离开家找点事情做做,做什么都行。 舅舅带我到了桐庐,却没有进城,而是来到与县城一江之隔的上杭埠,又叫了一辆三轮车,往一个叫“乔林村”的地方骑去。当时从上杭埠到乔林村,一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很是难行。那天刚下过雨,路上的坑里都是积水,三轮车的轮子像过山车一般,一会儿上一会下地艰难地前行着。看着三轮车师傅骑得非常吃力,坐在车上的我,对未来的前景不由担忧起来。大概行了两三里路吧,终于到了乔林村,舅舅先带我到厂里租的一家宿舍里放行李。记得那是离路口不远的一户村民家,房子是三层楼的,房东住一楼二楼,三楼租给厂里当宿舍。 我们到时,已经是厂里下了班的时间,宿舍里只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在对着镜子涂口红。舅舅问她宿舍里的人呢,那女孩说,今晚不加班,回家的回家,逛街的逛街去了,晚上可能都不回来了。接着又说,她也得出去了,先去逛会街,然后回家,晚上也不回来。临走时她还说,我的钥匙先给你用吧,明天你去配一把来再还给我。我接过了钥匙,心里有些吃惊地想,看样子这女孩年纪比我还小,却比我老练多了,会化妆,还一个人去逛街,而我却分不清桐庐县城的东南西北呢。 舅舅安顿好了我的住处,又带我去厂里。厂房离宿舍不远,到了厂门口,我看到那里挂的牌子,才知道我要在这里上班的厂子叫“雅丽公司”,才知道这里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打工之地。厂房共四层楼,一楼是成本车间,二楼是烫衣车间,三楼是套口车间,四楼是横机车间,各层车间的旁边是包装车间和半成品仓库,办公室在三楼。当天晚上,因为不加班,厂里已经没有人了,只有传达室里的一位大爷在值守。舅舅带我到厂门口的小吃店里,吃了晚饭后让我回宿舍去,他的宿舍在另一户村民家里。我一个人回到宿舍,宿舍里一个人也没有。我站在阳台上,望着灰蒙蒙的夜色里那陌生而又毫无生气的村子,想起刚来时走过的那条泥泞路,心中顿生一丝失望。 第二天,吃过早饭,舅舅又带我去厂里。走到二楼套口车间门口,舅舅让我进去,我探头往里一看,里面是一片“嗒嗒嗒”的机器声,还有参杂的说话喧闹声,那场景不由让我胆怯地往外缩回了脚步。舅舅在我身后把我一把推进了车间,说,怕什么?我们同村的春花也在这里做呢,呶,就在那里!舅舅向靠窗的一个角落指了指。我不敢往里看,只紧紧跟在舅舅身后,来到车间主任面前。车间主任是个漂亮的女人,微笑着把我带到春花的机器旁说,你就先在春花这里坐一会,熟悉熟悉机器,等会我再给你安排。春花比我大几岁,虽然是同村人,其实我跟她也不熟,但终归是自己村的人,有他乡遇故人的感觉。春花热情地搬了一张凳子让我坐在她旁边看她干活。这机器好奇怪呀,像一个圆盘,圆盘四周是密密麻麻的针,圆盘不停地转着,春花和她的搭档手脚麻利地往机器上套衣服,来不及套上去的时候,圆盘就会停下来等。我看了半天看不明白这圆盘为什么会适时地转动,就问春花这机器是智能控制的吗?它是怎么知道你们没有把衣服套上去的?春花和她的搭档听了笑起来,让我往机器下面看,我这才看到圆盘下有一根杆子连着一个踏脚,脚一踩,上面的圆盘就转起来了,原来是由脚控制的呀!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从这天开始,我知道了这机器就叫“套口机”,我将在这里做一名套口工。 套口是一门技术活,我在车间主任的安排和指导下,在一台套口机上摸索了一个多月,终于独自完成了第一件衣服。其实,套口工就像裁缝,裁缝是把裁剪好的布片做成衣服,套口工是把横机上的针织片套成针织衫。我套成功了第一件衣服后,车间主任又让我套了几件次品,然后才让我正式去仓库领片子套成品。我高兴极了,因为套成品意味着我有工资了。 我学习努力,做事认真,很快就成了一名套口熟练工。那时候,针织是桐庐最红火的行业,雅丽公司又算得上是桐庐针织企业中的佼佼者,业务十分繁忙。我们几乎没有休息日,只有周末不加班,回家也只有在周末不加班的晚上。我们村到上杭埠有大巴车,路上虽然要一个多小时,但还算方便,不方便的是从乔林村去上杭埠的这段路。这段路太难走了,有坑有洼不说,光是这路上的黄泥沙就让人寸步难行。大晴天,一路走去,遇到有风吹起或是有拖拉机开过,迎面就是满头满脸的沙;下雨天,就更加不堪了,如果不穿雨鞋,那一双鞋就算报废了。路上也有三轮车,但坐一趟三轮车要五块钱,真有些舍不得。所以,在很多个周末不加班的日子,因为这段路,打消了我很多次想要回家的念头。 不加班不回家的晚上,是我难得清静下来的时候,我在房间里看看书,听听收音机。有一天,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县委党校在招计算机夜校班学员,学费三百,学时半个月。我立刻心动起来,我不想做一辈子的套口工,想去学一点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学会电脑可能会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我第二天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找到县委党校,立马报了名。学费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呢,晚上要加班我就请了半个月晚上的假。可是怎么去夜校呢?这乔林路,路况这么差,又是在晚上,整条路上连路灯也没有…… 俗话说,事在人为。只要有决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我向乔林村的一位同事借了一辆自行车,说好借半个月,还买了一个手电筒,然后就开始了我的电脑夜校课。那时党校在江北城区的圆通路上,我从乔林村出发,要经过这段泥泞路到上杭埠,再过一桥到城北,然后过富春路再转进圆通路,一直到陆家湾那里的老党校,大概有十几里路吧。路远倒也不怕,最怕的就是乔林村口的这条路,晚上八点钟下课回来,路上黑漆漆的,遇上下雨天,只好推着自行车一脚高一脚低地走。有一次,我一脚踩在一个灌满积水的深坑里,连人带车摔在了烂泥中…… 一年后,我离开了雅丽公司找了别的工作,我终于不用再走这条泥泞路了。 人生辗转几十年,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上班的地方竟又要天天经过乔林路,而这条路已在翻天覆地的建设中成为了一条主干道,但它的名字仍叫“乔林路”。现在的乔林路宽阔、整洁,两边都是赏心悦目的绿化,我每天上班下班开着车从乔林路上经过,心中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既感到亲切又觉得陌生。我经过乔林村时发现原来的厂房还在,只是门口换了牌子,厂房门口的小店已经不在了,路对面早就建起了桐庐汽车客运站。我还看见了我曾经住过的“宿舍”,很想念那位房东和房东家的小男孩;我还看见了借给我自行车的同事家,那四层楼的高房已经装修成了“鑫缘宾馆”。每次经过乔林路,我都会深情地看一看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是我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一路上有我洒落的青春岁月…… |
原标题: 乔林路 |
作者: 网络编辑: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