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随感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2月05日 09:03:59 |
■ 王天忠 过年,有一种幸福,可以用具体的吃和穿来感受。 先说吃。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直说,他最喜欢的菜是红烧肉,没有“之一”。他对红烧肉天生没有抵抗力,只要听到“红烧肉”这个词就极度舒适,只要知道家里做了红烧肉,整天的心情就会很好,口水就会情不自禁地开始分泌。刚工作那会儿,我们都是一穷二白,偶尔改善伙食,最大的奢侈是吃顿红烧肉。那种满嘴流油、回味无穷的感觉,就是幸福和满足所有的内涵。 当然,这是若干年前的事了。朋友现在已是事业有成、颇有影响的企业家了。前几日,一起点菜吃饭时,他反复重申,素一点,少一点。 小时候盼着过年,其实就是盼望改善伙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或缓解一下饥饿感。过年了,哪怕日子再难过,家里都要切上一刀肉,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端上桌,既可以烘托喜庆的气氛,也可以抚慰一下全家贫瘠的肠胃。那可是一年一次的奢侈啊,所以刻骨铭心。按照那时过年饮食的标准,现在天天都在过年。肉还是那碗肉,奇怪的是,如今已完全没有那种强烈得近乎原始的渴望和冲动,没有那种无法企及的煎熬和焦虑,没有那种日思夜想的发酵和累积。 日子越来越好,我们的饥饿感也越来越少,导致满足感也越来越少。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我们还会为一碗红烧肉流口水吗?当然不。不但不,对于疲于应酬、衣带渐紧的人来说,提起这个有点儿“油腻”的词,可能还有些许不适。 现在过年,大家对于吃已经没有什么念想,因为想不出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了。若干年前如果有人问我,过年最想吃什么?我的回答半页纸都不一定写得下,觉得整个世界都能吞得下去。 说完了吃,再说说穿。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很少有过年以外的时间穿过新衣服。因为条件所限,对穿衣服这件事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基本上应付了事。大人小孩身上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面料款式都大同小异。不像现在的孩子,各种童装穿得五彩缤纷、花枝招展,一看就是祖国的花朵。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同学,父母买新衣服时,考虑到孩子正在长个子,尺码都要大一些,先给哥哥姐姐穿,等穿不下了,才轮到弟弟妹妹穿,好不容易穿上身,尺码还是偏大,瘦小的个子撑不起肥大的衣服,一个个都好像穿着戏服一般,但那也只能将就了。我的一个舅舅在上海工作,家里孩子一大堆,常常把一些旧衣服送给我们,款式迥异于本地,有些甚至有一些怪异,我和哥哥也管不了那么多,穿上就去学校,能赚到很高的回头率。特别在学校操场做广播体操时,我们衣服的颜色格外扎眼,上海滩早已过时的“潮流”,让我们既有点荣耀,又有些难堪,反正就是一种很难说清的感觉。 只有到了年底,父母会带着我们去商店扯块布,然后再带我们去裁缝那里量了尺寸,接着就是焦急的等待,直到接近过年时才能拿到做好的衣服,怀着激动的心情试穿下,赶紧又收起来。除夕晚上把新衣服放在枕头边睡去,半夜醒来会忍不住摸几下,只盼着大年初一穿出去。 当然,穿新衣服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程序,那就是洗澡,这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可能很少有人能理解这种“隆重”,那时工地上只有一个公办澡堂,人多时人挤人。还只是到了入冬或年底才会开放,洗澡时必须抓紧时间不停地搓搓搓,直到把自己搓得像胡萝卜那样全身通红,整个人好像重生了一般,神清气爽,连体重似乎也轻了不少,走路都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现在每天洗热水澡,已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了,洗澡的条件也比那时好多少倍,但谁会觉得这是一种近乎销魂的享受呢? 儿时过年,享受的是微妙的节奏变化,留恋的是时光的温暖注脚,陶醉的是短暂的自我满足。现在很多人都对春节意兴阑珊,甚至有些厌烦和恐惧,过了一年,就意味着又长了一岁,一定的年龄以后,年前就会生出复杂的情感。如今,年味越来越淡,大家为了几天假期,加班加点、心力交瘁。真到了过年,除了日夜颠倒、胡吃海喝,大家围在一起,低头沉醉在各自的手机里,自娱自乐,相顾无言。心中蛰伏饥饿感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遗憾的是,满足感、方向感似乎也随之而去。 |
原标题: 过年随感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