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龙当亲走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8月07日 08:58:24 |
■ 李改进 时下,富春城乡又递出了一张新名片:“看新农村到新龙村去!” 新农村的样板当然并非此一处,各种版本已是琳琅满目,犹如陆游早已称咏的“桐庐处处是新诗”。而分水江畔分水镇的新龙村,近几年乡村游、农家乐确实搞得红红火火,尤其民宿异军突起,为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有力佐证。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污水治理和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特别是在南方,到处植被葱绿,水流澄澈,优美的环境为造就富裕的乡村打下了基础。恕我直言,要跨进“金山银山”的门槛,路有千万条,办法有千万个,就看你怎么造化,找准脱变的切入口,引人入深,终成“正果”。带着这种探访观光的情致,我们走进了新龙村。 其实,新龙村的名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如雷贯耳,那时叫龙潭村,改天换地的冥冥之中就被历史点击过一次。那正是个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干苦干年代,“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桐庐,造田造地便是全县一大要务。分水江流出分水镇来了个大拐弯,江流抛出一大片长长的大沙滩,号称五千亩。这给难觅改地造田的目光送来了一片光明:从上龙潭到张家边搬掉11座小山头,拉直、挖通、缩短河道,改变流向,在大沙滩上造田数千亩。这样,从分水桥头到毕浦王家就可万亩良田连成一片,江边建公寓房和现代化农场。于是,一场“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壮举拉开了! 举全县之力,调有生力量,从31个公社抽调2400多基干民兵,分别组成民兵连,于1977年9月19日进驻龙潭村。当时村民自家住宿都很紧张,但家家以大局为重,每家都爽快地接待进三五个民工。从此,村民与民工朝夕相处,和和睦睦。工程按军事化管理,这就产生了许多像部队那样的军民鱼水情:村民帮劳累的民工洗衣、热菜,照顾病号;民工给农家挑水、种菜等。龙潭工程对要多产粮而土地少的山区县来说,是个不错的奋斗方案,其精神和蓝图得到省市的肯定,时任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莅临工地鼓励指导。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施工手段落后,靠炸药炸,人力手推车搬运,移山进度慢;又迎来农村农业新一轮改革的兴起,两年后停工下马。有些惋惜,如果是在机械化程度高的现在,恐怕早已开通。那村前面就不是绿波荡漾的湖面,而是一片绿油油五谷丰登的田野。 遇上新龙村党总支书记叶洪波谈起这段过往。他却说,工程虽没有成功,但村里和不少民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从他们风华正茂起,到如今已近古稀之年,总有不少人一直前来看望他们以前的房东,当着一条亲戚的路在走。我想,大概是这个村的大度包涵、慷慨付出,才使他们感动一辈子的。放怀、容纳、帮衬,是这个村的人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体的村脉,有这种人脉的村,谁不愿意来呢?具备这种脉动的村,一旦有了天赐良机,就一定会抓住施展的机会。 新龙村靠山傍水,原本就山明水秀,得天独厚。当流过的分水江下游洛口埠建起低水头电站大坝后,村前就成了一片明净的天水湖,风光更加旖旎。随着乡村游的风生水起,时势再次点击了这块风水宝地。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山转”,可新龙人想要山水一起转。因为村民有底气,过去龙潭工程家家都住过民工,吃住有经历,接待有尝试;因为村民肯服务,那时虽是不给钱的民宿,但吃苦耐劳有毅力,协调处事有能力。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从各家民宿进进出出、开开心心,就心知肚明这种传承接力的真实可靠、更上层楼。新龙村人深知,要山水同转、做大做强民宿,靠自村的力量还不够,借外力是必须的。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工作、事业,都是由心理转动出路,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势,开放大度的胸怀就会吸引外界投资者纷至沓来。而新龙村人的这种心态也同样在传承延续,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要见证这样一个所在。 顺着一条上山的水泥公路,在山林郁蔽的山沟七转八拐,不到十分钟,车辆似乎爬到了山顶,一座别样的四合院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杭州华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办的精品民宿——“八曲净舍”。这里曲径通幽,古色古香。几座房屋造型别致,用料不拘一格,有花岗岩、鹅卵石、砖头垒墙的,有土窑烧的瓦片、花岗岩凿的石排盖顶的。室内歌厅、舞厅、各自做饭小灶,室外花圃、莲池、活动设施一应俱全。看来是民宿的总部。经理汪永红有些激动:“这里是分水十景之一‘八曲迴峰’。这么好的景点新龙人没有‘占山为王’,听说我要来这里开建民宿,村里上下满口答应,大力支持。帮我落实项目,缓解资金矛盾,克服施工困难。2014年基建,第二年就开张营业”。 原来这里是从八曲山顶蜿蜒下来的一只“拖手”。站在山岗俯瞰,四周风景一览无余,安闲静谧里不时飘来几朵白云。岗面不宽,铺着草坪,中间一条石片、青砖、卵石交替相间的小道蜿蜒延伸。岗的一面隔着竹篱笆,外面是松林杂树落坡而去;另一面是递次相间的小木屋,亭亭玉立。随意推开栅门,走进一间木屋,里面电气、通讯、洗涤设施齐全。卧室明亮、洁净、宽敞,床上用品齐整、柔软。打开边门,就是伸出崖面的阳台,如崖壁上挂着的摇篮。站坐其上,胆小者有惊无险。居高望远,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峦,一片浓绿,腾跃翻卷。空旷大气的山间点缀着白墙民屋,虽然渺小,却让你羡慕山民的自在安闲,与世无争。可想如果遇上云雾弥漫,那山头就是仙气飘飘的海岛。你可握一卷诗书,捧一杯香茗,与时光静坐,随流年缱绻。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来过,墙上挂着他的书法题字:“坐看云起”。 这样一个清晨对鸟鸣、白天观云海、夜晚数星星,“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也会演绎“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流程,据说游客不请自来。而今时兴目的地旅游,把这里的图片往网上一发,来者一看中意,网上预约,即使千里迢迢,也会找上门来。小木屋包间网上订单:高档的每晚1880元,最高有时到过2400元,中档1300元,标间周末900元,平时700元,且经常客满。一个小长假营业额达10多万元,有时一天能做15000元。听着这些介绍,我的脑海里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个回归的设想:如果没人来投资开发,那这山还是过去的山,只会越长越茂盛,越来越闭塞。人进不来,一方品质生活享受不到,一方真金白银也难赚到,好好的资源得不到利用,就是白白地浪费掉。绿水青山就需要这种敢于开发的引领人,让久养的大好河山挥发出魅力,造福于人类。 汪经理要带我们去看他新近建成的另一处“八曲山舍”。我想,连这样的精品民宿都看过了,还能怎么样?客随主便,下山跑了四五里地,来到了他的民宿新作处。这座占地700多平米的大楼共有四层,底下两层为生活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楼上两层是民宿,正在室内装潢,与“净舍”是另一种风格。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就在村庄左后的山头上,与山下村庄的其它民宿相呼应。大概是他的成功经营,村里把发展的佳地优先于他。我们先睹为快,从顶楼房间大玻璃窗外宽阔的观景阳台举目眺望,正北面是推至五六公里远的旷野。厂房林立,分水镇工业园区向东拓延而去;一条杭淳高速公路穿行其间,切割出旷野的纬度;远处新兴的乡村别墅连连,富庶的景象一直奔腾到山边,被隆起的山脉拉上绿色的帷幕。从天溪湖流出的分水江水,经过短暂的流淌,弯进眼下碧绿的天水湖里,被镶着随形又规整草坪的湖堤围得服服帖帖,像面镜子。望西,分水镇近在咫尺。这个远去的古县城而今高楼大厦栉比鳞次,街道公园交替辉映,一派生机勃勃,已成为桐庐第二大城镇。所以,宿在这里就能看到城里。 像这种引进来的精品民宿还有一家,就在这山下。我们来到湖边的一棵大樟树下,见树身直径就有两米多,树冠高高在上,向四周均衡铺展,蔽日遮天,站成江村一大风景。一看标牌,已有800多年的树龄。离这棵樟树不远处有一座漂亮的楼房,村书记说,这就是上海复旦大学一位设计师建的“闲所”民宿。当时一来考察就看中了这里,村里遂了他的心愿。他就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了韩派风格的民宿,生意红火。在新龙,不仅游览的自然景观美丽,连住宿之地也风光如画,这是别处难以比攀的。这种资源,当然抢手,但要看舍不舍得开放。有些地方虽有条件,却患得患失,甚至怕肥水外流,自己既无财力又无能力,两下一磨蹭,时机就丧失了。 引进,还引来了效法竞争。外来的经营者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还有较新的经营理念和见效的经营方法,支撑起全村的民宿坐标,为初涉经营者获得了一种入道引渡。不仅开启、引领作用明显,还能形成经营上的竞争态势,使村民在学习、历练、竞争中成长,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新龙民宿起步时本村人不多,在外来经营者的影响带动下,几个自然村都搞起了民宿,虚心吸收经验,不断增强素质,提高了品质档次。如今,全村400多张民宿床位、四五家酒店,本村人经营占了绝大多数,挑起了民宿大梁。 在新龙,我们还看到引进了不少民宿以外的项目。如亚明中华鲟养殖基地落户川门水库,初投鱼苗2万多尾,建钓鱼台近百座,设垂钓游;山东慧园公司在湖边种植过200亩百合花,今年又有外地业主开辟白笈花海,让赏花、药用两不误。村自身也纷纷投资项目,拓绿道,置公共自行车骑游;湖上辟泳池、配脚踏船、皮划艇等等。乍看起来与民宿关系不大,按村干部们的话说,这是放水养鱼,这么多人来民宿,不能只看自然风光,得有看有玩相得益彰,多得实惠,让乡村游热起来,农家乐乐起来,民宿火红起来。看来,这些增进民宿的附加活动,还是做好民宿的明智之举。 前面来了一帮游客,找了一位聊了起来,说“已来过两次。这里住得好,吃得好,好看又好玩,这次就带了大家来。以后就当亲戚走啦!”好一个把民宿当亲走,这大概是对新龙民宿的最高褒奖了。 |
原标题: 总把新龙当亲走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