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春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4月20日 09:03:18 |
■ 李改进 顺着二十四个节气的轮回运转,一年一度的春天如期而至。它不会超前闯入,也不会姗姗来迟,像一个诚实守信的使者,怀着饱满的激情,踊跃登场。来了,你想挡也挡不住,一发而不可收。似潮流,从南到北步步为营,毫不留情地推倒寒冬立起的阴森门面,稀释清冷弥漫的肃杀之气,给萧瑟的大地玩转了颜色,萌生出勃勃生机,托起人间蒸蒸日上的气象。 造就这场席卷大江南北的春潮,小时就听到过老辈人的感叹:“大地回春了!”那时涉世浅陋的我,不关乎自然现象,对自然界发生的一切懵懵懂懂。“春天怎么来的?”这个命题不光是小孩,恐怕许多大人也难说清楚。后来听到一些春天的谚语,那是搭进农事,劝农不误节气的精美说教。又看到不少描写春天的文章和咏春的诗词,大多都是对春景的美好感受和对春天的深情追求。好像杜甫认为天上下雨是触动地面还春的至要,把开春归置于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觉得万物的生发是夜雨做的好事。范仲淹也寄情于雷雨:“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茶。”与诗圣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贺知章、王安石看来,地面横拂的春风是打造春绿的大使,所到之处,一片春意盎然,给大地披上翠绿的地毯。这些绝妙的诗句出自绝顶的诗才之手,虽然他们的诗意并非揭示春来的本源,但风和雨也是促发春景的外部条件。 大概是条件反射,面对眼前的明媚春光,我突然想到几年前与乡友一起观看落叶纷飞时,他说,秋后地气下沉,水气往下,草木凋零枯萎;要到开春,地气上窜,水气上升,又是春暖花开。这不是春来的答案吗? 大地,就是春天之母,地气,就是母体躁动的巨大动能。经过一个冬天的天寒地冻,下沉的地气蓄足了气韵,再也按捺不住,随着节气的到来,开始向上涌动。它是一种热能,感化冰冻三尺,温暖了大地的肌肤;它是一种活力,穿射封闭的地层,催僵硬的泥土苏醒。这时地面虽还是春寒料峭,打着冬春拉锯战,可大地松动了。泥土松软而柔和,钻出地面的地气和着细细的软风,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湿润、发酵的泥土气息。 终于,你的眼前就出现了些不经意的细节:那些去年秋天被风吹落、入地隐居的草木种子,被泥土裹埋了一冬,正为争取它们新一代的生命,孳殖着根须,爆出幼芽。那些被枝楂草禾覆盖过了冬的草根缓过劲来,不甘默默无闻的蜗居姿态,向往上年的葳蕤英姿,渐渐地努力推移掉陈腐的残枝枯叶,倔强地生长起来。随着地气的不断上窜发力,蕨菜粗壮地钻出山坡,举着紫色的小拳头。马兰头、荠菜破土而出,继而簇拥在田埂上、沟地边,点缀在原野之中,引来一拨拨食野采集者。一时间,各路花草在地气的升蒸中,争先恐后,迅速繁衍,抢占地盘,拼成五颜六色,铺天盖地涌来。那金灿灿的油菜花就是当中闯入的,它忘却了根本,妒忌翠绿一统天下,大气地切分斑斓的阡陌,嵌进黄亮,招蜂引蝶,调整出一派热烈风光。 这种“争风吃醋”的现象何止是花草?春笋更是迫不及待,原以为自己最先受到地气的感染鼓动,在长长的竹鞭上早已爆出了芽头,只因土层还有段攀升的距离,未及率先露面。一旦得知春的消息,就夜钻日窜,刺破地层,顶起枯枝败叶,甚至砖石杂片,崭露头角。又生怕领地被另类占据,便密集连片地挤兑上来。树们虽没有这般急切,看似木讷,其实它们在早春的时候,就已有被地气感染的微妙显示了。除了那些不落叶的香樟、冬青、桂花、松柏之类的常青树,少有玩转颜色的意思外,一些没有一张叶子的树,干燥脆硬的枝干就有了起色,泛出了慈润。不再一味地死气沉沉,像是柔软了许多,风一吹来,晃动出活力,轻盈地在山坡上、河岸边、旷野里摇摆着。这种柔在柳树上最有意味。柳条摆脱了僵硬后,开始柔软得有些轻飘,当条子上钉满了“订书针”,荡涤起来就沉甸甸的,显出活力的份量,这是时间给的力量。柳树算是见春较早的木本,可同样根植于大地、接受地气蒸发的草本,彰显春天的活力要比木本更直接、快显,树似乎要慢一拍。树木高挑,有距离之差,地气上来的水气从树干树枝内爬上树顶发芽需要时间。有些如桃、梨、玉兰等树是先开花后发芽长叶,才开启一年大一圈树冠的生长历程。但不管怎么说,草本一年一枯荣,年年以本位本身的姿态,虔诚受理地气的脉动,搭建绿色春天架构的,就是这些挺立的树。 因此,最接地气的首先是这些草木,它们本身就根植于大地泥土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直受启发。地气又酝酿了热地,农夫就催芽播谷、点豆种瓜。田野一片蛙鸣,秧苗青翠欲流,一片繁忙景象。毕竟游动于地平线上的人并非草木,不能自然吸纳地气修养自身,人类的地气在基层,工作的基础也在基层,这使我们想到了一种时代的呼唤——接地气。因为社会的进步致使社会分工精细,人和行业有了层次,层次多了就易脱节,与现实产生距离。如果高高在上,不知下情,就无的放矢,甚至出错。只能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随时沟通下情民意,接通地气,方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机勃勃的春天般美好,就像草木受到了地气那样别开生面。 地气,不仅是自然的涌力,还是人类的动力。 |
原标题: 涌春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