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黄金粽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10月15日 08:44:52 |
一提起莪山的黄金粽,只要你吃过一次,保证会终身不忘。就算是时不时能打打牙祭的我们畲乡人,只要一说起或想起黄金粽,也会满口生津、唇齿溢香,那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端午节前,父亲特意送粽子到学校。我就分给寝室里的同学一起品尝,同学们都说好吃,夸我母亲厉害,黄金粽颠覆了她们以前吃过的任何粽子。我也自豪地邀请她们到我家去玩,让她们见识见识黄金粽的“前世今生”。 到了寒假,果真有几个同学相约到我家来玩。我们村地处偏僻山区,那天来的时候,她们走了半天的山路,好不容易走到我们村,一个个就大声嚷嚷着:早知道这么辛苦就不来了!紧接着,她们又七嘴八舌地把话说回来了:蓝天,你们这里的环境真好啊,现在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叫“蓝天”啦!青清幽悠,山好水好空气好,挺适合隐居的。难怪你们老祖宗当年逃难逃到这里,确实是世外桃源! 看到同学们来,母亲马上用黄荆柴焚灰,48小时后,母亲用清水泡灰、滤水,15小时后再以灰汤浸米,糯米在淡黄色、清亮的草灰水中泡至米粒呈黄色,再捞起包粽。母亲心灵手巧,包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匀称,有甜粽也有咸粽。同学们看了,把乖巧可爱的粽子拿在手里把玩,爱不释手,不住地啧啧称奇。母亲一边娴熟地包着粽子,一边耐心地讲解包粽子的诀窍,不能包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吃起了会太硬或太烂。还说煮粽子也大有窍门,自始至终锅里的水都要没过粽子,开始用大火烧开,然后用中火,最后用小火煮过夜。 同学们看了三天,等了三天,惊叹着,期待着。 没想到第四天起来,同学们一个个大呼小叫地。原来山乡的夜相当静谧,加上他们白天在我们山里玩累了,晚上睡得很香,下了整整一晚的大雪竟毫无所知。早晨起来,推窗远望,白茫茫的一片。落叶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柏、竹,都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屋顶和田野盖上了一床床厚厚的白色棉被,又像极了一块块雪白的大蛋糕。山川、树木、房屋、梯田,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除了莪溪,像婀娜的绸带点缀着银装素裹的无声世界,似无弦之琴日夜倾述对山川大地的深情眷恋。 面对如此山野美景,大家不由异口同声地喊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起来的时候,雪已经停了,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偶有村里的狗跑过,留下一串梅花脚印。地上的积雪足足有七、八公分,松松软软的,一脚踩下去“咯吱咯吱”,大家兴奋不已,脸都没洗,先打了一场雪仗再说。 母亲头天晚上就煮在大锅里的粽子已经喷喷香了,大家打完雪仗又狼吞虎咽地吃着我们独具特色的黄金粽,喝着热乎乎的小米粥,直呼过瘾!吃饱喝足后,我们又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还异想天开,做了一个雪粽子,用我们吃剩的粽叶包好,放在雪人的手里,大家顿时笑得前俯后仰。 同学们走的时候,每个人都拎着几个粽子,开开心心地回去了。第二年开学后,我的同桌写了一篇《畲粽飘香》的习作,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他还在全班同学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同桌说,她的作文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待遇过。那年的粽香、雪景后来成了同学们最美好的回忆,每次开同学会,大家都要美美地重温一遍。 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可高考的时候偏偏发挥失常。一分之差,被大学拒之门外。不幸的是,当年奶奶又得了重病,家里条件本来就差,就更加捉襟见肘。我想放弃补读,去横村针织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母亲知道后狠狠地说了我几句,她说我们这穷山坞里,你不读书,不跳出农门,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父亲也单独找我谈话,他说家里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他会想办法,让我安心读书,不要有任何负担。 我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忍辱负重地复读了一年,第二年终于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城工作,结婚生子。和所有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儿子偏偏学习不刻苦,高中毕业就应征入伍去当了兵。去的时候,带了一袋他外婆包的黄金粽,他在路上分给大家吃,当时就有人说起,这么好吃而独特的粽子,可以像嘉兴粽子一样,用真空包装,远销各地,肯定大受欢迎。在部队里,只要有空,儿子就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而且他说在部队这些年特馋家乡的黄金粽,相信其他莪山人出门在外也有同样的感受。退伍后,儿子竟然真的和他的同学一起捣鼓起回乡创业的事,说是要让家乡的黄金粽走出莪山、走出县城,还要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说实话,当时我气得差点要吐血,自己好不容易从农村里跳出来,他倒好又要回到农村去,但又拗不过这个犟小子。没想到的是,儿子的设想得到了乡镇的大力支持,经过大家的鼎力帮助和不懈努力,黄金粽的名气慢慢打响了,销量也越来越大,并且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早已成为我们家乡的一张金名片。 我不无喜悦地对儿子说,幸亏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儿子却非常认真地回答: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将传统的畲族灰汤粽的制作工艺和手法进行文化再包装,通过引入充满畲族风情和文化韵味的故事,使粽子从简单的食用层面上升到情感层面,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悠长。 黄金粽,记得住的一份乡愁,留得住的一份传承。 |
原标题: 畲乡黄金粽 |
作者:蓝天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