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之歌》中的战友情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8月31日 08:47:12 |
很感谢《战友之歌》的作者冯紫英,用短短的篇幅,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战友情。 《战友之歌》是冯紫英的散文《兵生活三题》之一。其中《拉歌》和《针线包》围绕兵生活这条主线,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则更喜欢《战友之歌》,《战友之歌》很贴近生活,每次读这篇散文,我就像当年在部队唱着《战友之歌》一样充满着激情。 冯紫英在《战友之歌》的取材上很独特,敢于突破以往类似题材的创作模式,从很平常的兵生活为切入点,挖掘出读者期待的那种闪光点,文章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很是亲切。 文章一开头就抓住了我的心:“不知为什么,每当在街头、在营区看到一个、两个、一群、一队队年轻的士兵走过,我的眼睛便常常湿润,胸膛里迸发出滚烫的激情……” 让我感到很亲切是因为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记得我当兵时,所有的新兵都穿着散发着樟脑球味的军装,个个都憨憨的、傻傻的,一句一句地唱着:“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啊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钢铁集体……”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会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读《战友之歌》,让我回想起在部队里的那一件件往事。 那年冬季,我应征入伍,匆匆数月,很快就到了农历年底。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绿色军营中过大年,充满了新鲜感。可就在腊月廿九这天夜里,在紧急集合后又进行全副武装行军后,我患上了重感冒,且高烧不退。营部卫生队的卫生员给我挂了盐水,配了退烧药,但病情丝毫不见好转。 这情形急坏了我们班长,他找到一名本地籍排长,到附近的村子里请来了一名老中医给我看病。老中医头发斑白,带着一副深度老花镜,望闻问切后,他给我开了几帖中药,吩咐我赶紧煎汤服下。但连队哪有药罐子,连长只得派人火速赶往县城去买,又从炊事班提来煤饼炉子生火给我煎药。看到我在被窝里冷得直发抖,又跑去连部拿来两件军大衣,盖在我的身上。 整整一个上午,连长就守在我的床边,见我杯子里的水凉了,他换上热水;见我不停地流鼻涕,他把自己的面巾纸拿来给我用;见我额头上的毛巾干了,他用热水泡了再给我敷上;他还跑去炊事班亲手做了一碗甜甜的鸡蛋花一匙一匙地喂入我口中……看着连长忙前忙后的身影,我的眼眶不知不觉间湿润了…… 挂吊针、吃中药,一阵折腾后,大年三十这天,我的病情慢慢好转。为了让我感受到过年的气氛,连长搬来一张椅子,和一排长扶我到营区沐浴冬日阳光,看点缀一新的节日景象。年夜饭开始了,因为我身体还未恢复,没有参加。连长特意让炊事班给我做了一小碗汤面,添了些香喷喷的猪油,端来坐在我床边的板凳上看着我吃。我说连长你快去陪嫂子吃年夜饭吧,连长说:陪你嫂子有的是时间,你是我的战士,更是我的兄弟呀,怎能不陪?快吃! 那碗面的香味,从此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中。这就是战友情,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战友情。《战友之歌》中的战友情,不仅仅唱在口上,更体现在战友之间的点点滴滴之中。只因有了“这崇高的友谊”,军营大家庭才坚如磐石。无论“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一走进这个大家庭,都将成为亲密的战友。 记得有一天,夕阳落山的时候,连里来了一名女兵。她自我介绍说:“我叫阿飞,刚从军校毕业,下连队实习。”连长抬起手热烈鼓掌,大家也跟着鼓掌,哗哗的掌声响彻整个餐厅! 阿飞高挑的个头,一身橄榄色的军服很得体。她明眸皓齿,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是位率真漂亮的“兵妹”!其实这位“兵妹”我从小就认识的。 阿飞就像“春姑娘”,让我们连队仿佛一夜之间“春光明媚万象更新”, 她一到来,连里的氛围就不一样了。然而,她是军长的“千金”,我们谁也不敢接近她。 阿飞哭了。连长问她咋啦?阿飞说这里的人都故意躲着她!连长“嘿嘿”地笑了:“怎么会呢?” 我跟阿飞是从小玩泥块长大的,所以没那么多顾虑,把她当亲妹妹看待了。有一天班务会上,阿飞咯咯地笑着说要和我这个“神枪手”比射靶。若她胜,我管她叫“兵妹。”若我胜,她管我叫“兵哥。”我说:“行!”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训练科目是实弹射“活靶”。阿飞从射击场上下来了,报靶人报出29环;一会,我从射击场上下来了,报靶人报出89.5环……“真不愧是神枪手呀!”有人对我竖起大拇指。 没想到阿飞却哭了,真是输不起,唉,还是孩子脾气!我上前安慰她,她连头也没抬。接着又开始新一轮的射击,阿飞打了27.5环,我打了16.5环。 “神枪手打倒数第一了,哈哈哈!”有人笑弯了腰。然而,阿飞并不高兴,她气呼呼地指责我,为何要害她?她说:“你这样做我会进步吗?不说90环,89.5环也是我一直没拿下的努力目标。在军校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射出好成绩,给我爸的脸上抹了黑。因为知道你是神枪手,因此借下连队实习的机会来找你。没想到,你竟然用这种逗小孩的方式来哄我,太让我失望啦!” 这回轮到我难受了,我连忙向她道歉,并表态一定好好教她,这才算把她哄笑了。那笑容就像一朵绽放的向日葵!她开开心心地喊了我一声“兵哥”。 接下来的日子,我耐心教,阿飞用心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阿飞终于轻轻松松地打出了89.85环的好成绩! 阿飞赢了,赢了她自己。 转眼间,阿飞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期满了。走的那天,我们都去送她。她说:“兵哥们,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她的眼泪像珠子似地一颗一颗往下滚,我的眼眶也开始湿润起来。 这就是战友情! 读着《战友之歌》,我仿佛又一次踏上军营的热土,和战友们一起手拉着手,向前,向前,再向前! |
原标题: 《战友之歌》中的战友情 |
作者:张锡开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