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舟泊溟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08日 08:54:19 星期日 |
我学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题记 能用一枝笔开天辟地的人不多。在我看来,一是李白,二是鲁迅。 在我看来,读得多不如读得精,精到语气助词,都需分外斟酌。 画地为牢却能坐地成佛,三尺讲台之上百年树人。通过寥寥几页纸张,浅尝历史兴衰、伟人功过,在文墨草书下改朝换代,坐看江山。御风而行,溯水而来的风雅颂。政局动荡、民不聊生下的杜子美,满腔怨愤逢歌意悲的辛酸绝唱江州司马……笔落惊风雨。从马嘶硝烟的沙场一搏照汗青到幽怨闺愁的女子皱眉细细叹。随着几千年河水涣涣而来的是古人饱经沧桑后发自肺腑的感叹。拜读名家恢宏之作,而腹有诗书气自华。阖页静思良久,怅然不已。几卷文字承载五千年沧桑,身处斗室而神游大唐。 钟声暮击抑着羁旅人的瑟瑟感伤,狼烟四起淌着国破家亡的彻骨悲伤。一段深浅各异的经历便是一池轻歌曼舞的感动。舞文弄墨,纵酒高歌,放白鹿于青崖。其一便是太白。盛唐暗伏安史乱,觊觎小人割据藩镇。满腹忧国心的青莲居士闻世而吟醒古今。屡遭贬谪积愁郁结的诗魔白居易,居庙堂之高而政不如意,愤慨放逐于草野,而后借倡女之琵琶诉尽平生不得意。学于世事,学于时事。在呕哑嘲哳中心平气和,思来者。未闻桃花香不识桃花样。学问来自生活,来自与人寒暄,来自千万个坎坷和劫后余生。好的作品不论其是否辞藻华丽,抑或清淡朴拙,故事的结局不总这样。读过的每个睡前短文都是你人生路上逐枝开放的白勺花。生活就是默片,你看透而领悟的便是字幕。 学不是照单全收,来者不拒。学其精,悟其道,润其心,致其行,方得安其身,立其命。 世上只有一个鲁迅,却有不计其数的模仿者。不能曳笔而撼中国魂却可以在他忧国爱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情怀中深刻而独立。学其富含哲理的词句,喋血且深入骨髓,学其精辟犀利的笔锋,真实而发人深省。面对反动政府和民性痼疾,他用笔无情鞭挞黑暗的凶残无耻,字字珠玑,不留情面。他心事浩茫连广宇,所以唤醒了一代中国人。每一个作者的笔下都是一种情怀,或扬或抑或喜或悲,纵然笔下皆为学问。 取长补短的道理谁都懂。扬长避短用于学,如扬朱熹之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学其效至成人、上人。学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为成人、成材,德才兼备。学而不分主次,不分是非,即为大腹便便而非满腹经纶。“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有造诣便潜心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静默而苦学,砺其剑而成大器。避短如不通语法,便日日捧书以观。用上几千个子夜,于如豆青灯下披衣而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是黄金屋,问是颜如玉,靠学问而存活的人生注定韶光满地,花开向阳。
|
原标题: 学舟泊溟 |
作者:富春高级中学高二(3)班 罗春苗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