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路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08日 08:53:10 星期日 |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题记 一 出发去敦煌前,爸爸拿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找到其中的《道士塔》,要我仔细品读。 道士的名字叫王圆箓,他偶然间发现了莫高窟第十六窟藏经阁。他报告给政府,说藏经阁中有胜过千亿两黄金珠宝的经书,同时,他又把藏经阁中大量的经书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外国人。 我不理解,一个那么那么贵重、甚至无价的藏经阁,怎么会交给一个道士来打理…… 二 为了了解莫高窟这一瑰丽的历史遗迹,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又查了百度百科。 有一个和尚,总觉得人多心烦嘈杂,想找个雅静的地方修行拜佛。公元366年,他来到了西北边陲的三危山下,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举目眺望,只见东面三危山如三把利剑,直刺蓝天;南面鸣沙山峰峦起伏,黄沙接天;西北是茫茫大戈壁,渺无人烟…… 太阳渐渐落下,投入沙海的怀抱之中。他抬起头,见三危山在夕阳的照耀之下,竟现出了万道金光!他认为,这是佛祖在显灵。他发下宏誓大愿,在此地终身供奉。从此他四处游说,召集大量佛教徒来建造千佛洞,也就是今天的莫高窟。他,就是莫高窟的创始人,乐僔和尚。 三 尽管我读了不少文字资料,但对莫高窟我还是有自己的认识。此地既然叫莫“高”窟,那这个建筑定然很高!在这个很高很高的建筑里,定然有很大很大的佛像。在墙上,定然绘着许许多多的壁画,尤其是飞天。莫高窟的壁画,我最向往的就是飞天了。 去年的7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到了莫高窟。 为了缓解参观人流的压力,更好地保护莫高窟,也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莫高窟历史,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莫高窟管理中心在里莫高窟几公里外的地方建立了数字观影中心。也就是说正式进入莫高窟之前还得先看电影。 说是电影,不过是两个短短的视频。第一个是介绍莫高窟来历和建造历史的纪录片,第二个是莫高窟的壁画故事。不同的是,第二个微电影是在球幕影厅里放映的。具体地说,就是坐在一个半圆形的大屏幕下看电影,令人仿佛置身于洞窟之中。 影片看完之后,我对莫高窟历史的了解,对道士王圆箓的恨意都深了一层。 四 终于上了前往莫高窟的大巴!沿途都是沙漠。车窗外,除了漫漫黄沙沙,就只有星星点点的骆驼草。骆驼草真是顽强,居然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长,难道说,骆驼草生长不需要水分?不对不对,是植物生长都需要水分。又难道,骆驼草像骆驼一样,体内有水囊?有可能,有可能。我好像在书上看到过,骆驼草就像多肉植物,叶片里全是水分。骆驼吃了骆驼草,就能补充水分了。 天地万物都自有它运行生长的规则,只要有机会,就要利用一切可能。生存,是第一要义,毕竟,只有活着,一切才都有可能。 五 在莫高窟门口,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朱红色的塔。其实,此塔并非塔也,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洞窟,叫“九层楼”。里面存放着一尊弥勒大佛,它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这也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洞窟。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7个洞窟。真是可惜。七个洞窟里,我居然只见到了两个飞天!而且还是整个莫高窟里最小的两个飞天。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莫高窟里到处都是飞天。 外公说,真遗憾,只能看这么几个。妈妈却说,能看我也不看了。看到那些剥落、人为破坏以及风化的痕迹,难受。我理解外公,我也有他那样的遗憾;我也理解妈妈,我气愤于那样的破坏。 莫高窟一共735个洞窟,有不少是佛龛但无佛像的。佛像都去哪了? 都在莫高窟无人管理期间被一些无耻小人偷走了。 恨!我恨那些偷佛像的无耻小人! 六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藏经洞。手中的资料和藏经洞博物馆的展板告诉我,1900年,王圆箓在打扫时偶然发现了它。让这个震惊世界的藏经洞重见了天日,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许多西方探险家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文物,使绝大部分文物流失在国外。 恨!我恨王圆箓的愚昧无知!恨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等人的贪婪无耻!更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为什么王圆箓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清政府以及王圆箓自己,都目光短浅,他们只能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不知道历史之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一个那么那么贵重、甚至无价的莫高窟,怎么会交给一个道士来管理……我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恨不得能瞬间撕碎这些事实。 我又想起了第一部微电影:仅仅过了一百年,彩色的壁画就变成了灰白的壁画…… 除了时光,还有那么多破坏壁画的人! 幸好,幸好王圆箓、张大千等人在破坏莫高窟的同时,也让莫高窟显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让莫高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七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看着一盏又一盏的飞天路灯快速往向后退去,心渐渐平静下来。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和莫高窟可能都注定有此一劫。往事已矣,我们该牢记的,是其中的教训。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从电脑上、书上看到的知识终究还是太浅薄的。来到莫高窟,实地感受莫高窟,我才知道,我真的还是一个对世界对生活一无所知的小屁孩。 好好读书,认真行路,我将努力成长,像骆驼和骆驼草那样;我将丰盈自己,像莫高窟那样。
|
原标题: 读书·行路 |
作者:学府小学六(2)班 陆晏葳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