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好去处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5月23日 08:54:44 星期五 |
春末夏初,久病初愈。由于长时间卧病在床,很想出去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一个风清日朗的早晨,我和几位好友来到一个名叫“珍宝农庄”的地方。才下得车来,远远就望见庄主站在那里。他短衣鹤发,神情怡然,一张憨厚的笑脸让人联想起家酿的米酒,纯朴而甘甜。好友告诉我,他原是俞赵村党支部书记,因为热爱这片山林,几年前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来到畚箕山建房种园,过起了“梅妻鹤子”的山野生活。 农庄坐落在俞赵水塔坞绵亘起伏的丘陵中,群峰环抱,景色窈然,是一处极为原始而又充满野性的休闲之地。这里没有太多的人为建筑——一座白瓦房和一两处鸡窝、鸭棚便是它的全部。在它周围长年生长着各种野菜野果,野草野花,野生动物也时有出没。好在主人也不靠它来赚钱,只图自足以求愉悦。 唯一的白瓦房建在畚箕山半腰处。站在屋院前俯瞰,是一大片桃树、梨树、桔树混杂的大果园,果子虽未成熟,清香却溢满农庄;瓦房的南面,栀子树、含笑树错落有致。几处猕猴桃架、紫葡萄棚,盘根错节,藤萝相缠,网络般伸展在绿色丛林中;瓦房北面是新开垦的茶叶地,湿润的泥土透着芳香正等待着新苗投入它的怀抱。林壑深处隐约还能看到一条幽深的小水沟,涓涓的细流,低吟浅唱,犹如空谷中传出的轻音乐,优美动听;在它身后的山坡上,密密匝匝的翠竹林、松树林和一些不知名的树木,形成庞大的灌木丛,蔚然而深秀。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诗句,写的大概就是眼前的意境吧! 五月,正值草木茂盛之际,绿意葱茏的树林里,处处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和其它动物活动的声音。在主人的建议下,我们提篮扛锄,走向野外采摘。不必说枇杷那青涩的果子不久后会有多么的鲜美,就眼前这一地的覆盆子,散发出来的清香,早已让我陶醉;也不必说那一颗颗挂满枝头,羞红着小脸的樱桃,有多么的诱人,单看那披着鲜红盛装,水嫩多汁的野草莓,我已是口舌生津,馋涎欲滴;还有那黄澄澄的小金橘,裹在带刺的枝杆里,俯拾皆是——别说是香味,单就颜色已叫我不知所然,再别提去品尝它的味道了! 除了果子,山中还有各色各样的野菜、野草、野花,你只要稍加留意,随处可见。山蕨菜弓着腰,驼着背,像一个个赛跑的运动员,急不可耐地想扑进我的篮子;那躲藏甚好的小竹笋,嫩嫩的、尖尖的,诱惑着我向它们靠近——当我刚找到一株,还未将它挖上来,另一株又扑入我的眼帘;还有那遍地的胭脂草、黄花草、野芝麻、葛叶藤……应有尽有,布满农庄的角角落落。 转眼之间,丰盛的野菜野果已装满了我们的篮子。回到白瓦房,大家自力更生,各尽其能,用自己辛勤采摘来的野菜做出了一道道鲜美的菜肴。主人为鼓励我们,拿出了多年的佳酿,为我们摆起了丰盛的午宴。吃着自己采撷的野菜,品尝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野果,郁闷了许久的身心完全得到了释放。 不觉太阳已经西沉,我们把宁静的农庄抛在了身后。回望渐渐远去的农庄,忽然觉得这农庄不正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养生好去处吗? |
原标题: 养生好去处 |
作者:■ 范 敏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