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大唐气象》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11月29日 13:48:22 星期四 |
喜欢《大唐气象》这个书名,一声“大唐”,就吼出了一个让人扬眉吐气、视野开阔、气吞山河、开放大度的王朝;一个“气象”,将泱泱大唐帝国的气度、气派、气韵和风格淋漓尽致地概括了出来。“大唐气象”无疑是对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帝国恰当而自信的称呼。看到这四个字,宛如眼前站着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男人,气宇轩昂,或策马奔腾,或捋髯吟诗;女人,雍容华贵,或指点山河,或拂尘批文。 喜欢书本封面的图案设计,深灰色打底的正封面上有鸟中之王“凤凰”的翱翔图,而突现在图案上的是两位唐代美女佣,高高的发髻,窄袖短襦,拽地长裙,腰系长带,肩披巾帛,丰满的身体现出青春的活力,饱满如银盘的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知书达礼的气质和韵味。生在那样的年代,她们自然流露出了这样的笑容和仪态。还有吸引我的是封面背页的一段文字:“十五卷本,一千五百余则经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三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现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还喜欢书页里出版说明中的一行文字:“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短短的一段文字,就让你在狭小的书房里穿越了遥远的时空,在处处弥漫着“铜味”的年代嗅到了翰墨的芬芳,在信仰失落的迷茫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大唐气象》是“话说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的一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刘善龄、郭建、郝陵生著,全书305页,纸张厚实,图文并茂,生动鲜活,开卷有益。 播一曲轻幽的古筝,焚一支袅袅的清香,穿一袭飘逸的宽袍,煮一壶沁脾的绿茶,闻着蔷薇花的芳香,虔诚地翻开厚厚的《大唐气象》,不知不觉中就在朗朗的月光里穿越了时空,在溢着墨香的书页中走进大唐,走进那个百花齐放,令四番仰慕臣服,让人从容让人提气让人自信的唐朝社会,去感受唐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宗教、艺术等等绚烂辉煌、丰富多彩的生活。 沐着清朗的月光,站在气势壮阔的皇城脚下。透过厚实高深的城墙,里面隐隐传来十八学士畅谈国事的慷慨与激扬,传来房玄龄、杜如晦等筹谋帷幄的谆谆诤言,传来国老狄仁杰智斗酷吏的击柱声和过“白云亲舍”而不入的唏嘘声。正是因为这些良臣的忠诚和智谋,加上太宗、玄宗等诸名君的开明,于是有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神话。当然,也是在这样的宫廷内外,从另一阴暗的角落隐隐传来血腥的刀光与剑影,为皇权的明争与暗斗,为争宠的勾心与斗角,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母女姐妹互相猜忌,又有多少人成为酷吏的刀下鬼,成为权力的牺牲品。大唐,一如富丽大气的牡丹,绵藏着血红的高贵。 沐着清朗的月光,来到幽雅清净的梨园处。穿过婆娑浓密的树影,里面隐隐传来宫廷艺人的笙歌与燕乐,传来大唐皇帝的霓裳羽衣曲,伴着丽质佳人的游乐声。一位盛唐的多才天子成了梨园的开山鼻祖。 而今,人已逝,曲未尽,空留长歌恨无期。月渐移,花影动,一股仙气入傲骨,那不是诗人李白捋髯捻须于月下独酌吗?去,放下现代人的狂妄与自大,到花前月下与李白同饮一壶千年陈酿的“花间酒”,感受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风度与气质;去石壕,感受杜子美在月下的感时忧国,体会他那些沉郁雄浑的战乱诗史;去遥远的边关,体验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荒凉的边塞风光与凄凉的气氛。大唐,一个诗歌的国度。去,到大唐去,以月光当衣,用诗歌下酒,像诗人一样以诗言志,体验醉酒的滋味。 沐着清朗的月光,走进诗气、剑气、豪气相融的大唐。去试穿唐人的衣裳,黑发朱唇,宽袍大袖,雍容华贵;做一回娇弱优雅的唐仕女,骑上骏马击马球;去街头看张旭散发舞狂草;骑上骆驼走沙漠,与大食旅者同行一段丝绸路,去交河县城观光,体会诗人“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意境;去禅寺聆听慧能“幡动、风动、心动”的智言,感悟慧能的佛心;追随玄奘徒步万里游,潜心求法…… “中国国威及于西垂,以汉唐两代为最盛,唐代中亚诸国即以‘唐家子’称中国人,李唐声威之显赫,于是可见也。”历史学教授向达之言可谓精辟。 大唐,一段辉煌的历史;大唐,一出壮阔的交响乐;大唐,一个强悍的男儿。 大唐,让人气壮;大唐,让人迷醉;大唐,让人从容。 |
原标题: 品读《大唐气象》 |
作者:孟红娟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