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诗 品名句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8月23日 07:59:49 星期四 |
中国是一个诗词洋溢的国度,早在汉字产生之前就有诗歌在劳动中产生了,它比其他文学形式历史更悠久。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最早产生的诗歌只能是口耳相传。有的因有魅力,一直流传至今;有的经后人多次修改,早已失去原貌,最后也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诗歌发展到唐代,到了鼎盛时期,收录的全唐诗超过九万余首。在浩瀚的古诗中,许多诗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读来朗朗上口,寓意深刻,流传千古。 这些诗歌品位高,立意新,意境远,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许多经典诗词中都有一二句被后人公认的名句、经典句,更是广为传诵,有的成为后人的座右铭。 《诗经》中的《关睢》就很有名:“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成为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爱情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了情诗中的经典之句而广为流传。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宽阔心胸和伟大抱负,激励人们永无止境的去探求。传递了一个人生哲理,要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成了激励有抱负的人昂扬向上的座右铭。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历代送别诗中最负盛名之作,王勃用言简意赅的诗句,高度描述了深厚的友情,江山难阻的离别心情。意境旷达,深情横溢,一扫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惨的风气。音调爽朗,语气清新,读后令人温馨如春。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句,成为检验真诚友情的标尺,犹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样为名句。 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采撷了生活中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情,匠心独具,落笔流畅,意蕴深远,明白如话地讲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尤其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成了历代长辈教诲子女要爱惜粮食的格言。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连同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遇到兄弟不和而大动干戈时,邻里前来劝和,常常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教育人。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在国家沦陷,山河依旧的长安城里,春天的景色是那么凄凉,草木丛生,满目荒凉。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把爱国情怀倾诉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乱年代,渴望一封家书的焦急心情,跃然于纸上。因此这句诗也就成了感人肺腑的名言。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崇高的母爱。诗人从最平常的生活细节中,描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微关怀,表达了慈母念子、游子思亲的感情。尤其是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母爱,千百年来不知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几年前,香港中文大学测试学生: 读了唐诗三百余首你最欣赏哪一首?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选择《游子吟》,说明此诗确实感人肺腑。此诗后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各国中学生语文课本的教科书中,传遍全世界。 古诗犹如一杯香茗,越品越觉得清香;古诗犹如夏日里的一阵凉风,越读越觉得心里舒畅。古诗旷达放逸,抒怀明志;古诗幽怨雅丽,感怀述心;古诗微言大义,镂心刻骨。名诗语言美,意境美;名句含意深,明心目。读名诗,品名句,是人生中一大乐趣。 诗歌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它就像山泉甘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吟诵它,它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你的心灵上打开一扇明亮的窗,令人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让我们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醉在古诗的名句中,修身养心,扬起人生的风帆。 |
原标题: 读名诗 品名句 |
作者:童水奎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