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间隙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4月01日 08:53:57 星期五 |
■ 半 墨 记忆如果久远不若泛黄照片深刻,时光假若冻僵比玻璃更容易破碎。指尖拈起几点微微烁光的颗粒,扒拉出一些感动写在文字里,温暖一下乍暖还寒的天气。 一束牡丹 刚从学校毕业时,父母不忍让还不谙世事的我离开身边太远,于是回到僻远的家乡任教。时年正值年少轻狂时,怎安心被旖旎了风光的美丽湖水圈起膨胀的梦想?可父命难违,自己跟自己争斗了良久,说服张扬,搁下狂傲,走上青砖瓦房里那方泥土垒造的讲台。于是为人师的生涯简单而庄重的开始。 那时只有周日不上课,学校的同事们大多家住外地,因为地处偏远,大多会在周六下午早早的收拾好行囊回家过周末,所以我也常在周末回老家。周六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处理完班上的事务之后,只剩下西下斜阳陪我回家。老家离学校有三十分钟的山路,回家的路上行人不多。转过一道山梁,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孩独自不急不慢的走在不远处的山岭,偶尔回头望望,好像在看我有没有跟上去。走近了,原来是我所教班级的一个名叫杨杨的学生,她怯生生的向我问好。她回家不应该走这条道的,是要到外婆家去。平日的课堂上,觉得这女孩比较内向,很少与人交谈。趁着同行一段路的时间,知道了关于她和她家更多情况。杨杨是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母亲早早的去了,把一个年幼弟弟和她留给了脾气不太好的父亲。以后的课堂,我有意留意着这个文静又有些胆怯的孩子,希望能在份内给她己所能及的关怀。 还是因为地处偏远的原因,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父亲也同我在一所学校任教,母亲为了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从老家搬到了学校,我和我父亲也免去两地之间的奔波。有日有闲,跟母亲聊起这个女孩的情况,母亲了解的情况不比我少,说是个可怜的孩子。心慈的母亲明白我的意思,也常在生活上给这孩子一些照顾。久而久之,这孩子跟我家里的人都熟识了。 应该是一个期中考试后的下午,我在那间寝室兼作办公室的房间内批阅试卷。木板门上轻轻的敲门声让我搁下手中的笔。打开房门,空空的走廊却不见一个人影。正狐疑是有人恶作剧,楼梯的转角处挪出一个人,是杨杨!“老师,你在忙啊?”“你来看成绩吗?还没改出来。别着急,成绩出来了我会给你讲的!”因为忙着批改考卷,准备进屋继续忙活。“老师,别走!找你有事!”“嗯,你说!”孩子的神情有些不太自然,吞吞吐吐的样子让我觉得她有些奇怪,“你说吧,有啥事?”她咬了咬嘴唇,还是没说话。我正打算叫她坐下来好好谈谈,她把一直背在身后的手递到我面前,“老师,这个——给你!”一朵鲜艳的塑料牡丹炫在我眼前。“呵呵,为什么要送我礼物啊,今天应该不是节日吧?”孩子红着脸摇摇头,也没回答我的问题跑开了。纳闷走进屋,把花插进桌上的玻璃花瓶里,因为事多就没去再想。几天之后却发现杨杨辍学了,我这才明白了她为什么要送花给我。心里总是有些许自责,总认为她的辍学自己原本可以阻止的。问过一些同学,她的辍学缘由,都不得而知。再后来,听人说她出门打工去了,我心里感到有些隐隐作痛!她送我的那束牡丹花,静静鲜艳在花瓶里。闲暇时,我默默地对着花想说点什么,心里只是祈祷出门在外的小女孩平安!几年后的一次工作调动,那束塑料牡丹花却失散了,事后多年我才发现,原来那抹炫目一直静静鲜艳在我心里! 一杯绿茶 从老家的学校出来工作有几个年头了。这段日子里,有了自己的妻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平凡着,平静着。 在传达室的师傅叫我接电话之前,那天跟往常一样平常。话筒那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老师,你还好吗?”“还好,只是我好象听不出来你是谁了?”“我是杨杨!”“杨杨?”我几乎有点克制不住,几乎跳起来。“你在哪,你还好吗?”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名字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尽量的让自己平复心情,得知她从外地回来刚到县城,而且很想和我见一面,想也没想我欣然应约。其实,我知道之后回家一定得有一个圆满的谎言交给我的妻。 车站旁的花园,我见到了她。杨杨已经不再是羞涩胆怯的那个小女孩,我眼前的是一个漂亮清丽的大姑娘.“当初你为啥要退学?”“出门在外的日子一定很艰辛吧?”“现在的生活咋样了?”想要问的问题一个也没问,“饿了没?先去吃饭,好吗?”那顿饭,我只记得一道菜名,因为我碗里堆满她夹过来的“糯米排骨”。我很少说话,不知道是无从开头,还是无声胜有声,安静中却没有多年不见的尴尬。 还是没有多少语言,一直到沿着华灯初上的林荫道走了许久,“累了吧,找个地方坐坐。”一间还算优雅的茶楼,两把静默的藤椅,陪我听着大姑娘的故事。我是一个忠实的听者,我想从时而欢欣时而苦涩的话语里找到那个还熟知的杨杨,想在笑靥和泪光里读懂一份世态炎凉对于这弱小女子的历练。不经意间,杨杨在我心里从小女孩悄悄变成大姑娘。透明的玻璃杯装不了太多绿茶的清香,漫溢出来,填满被岁月割成的沟壑。品着杯里的香茗,点燃一根烟,轻柔语言里的叙说渐渐幻化成一部经典的传奇,迷幻中几许神奇。我好像习惯很少插话,不想惊扰精彩的继续,偶尔会在脸上写个表情,表示赞许或者提醒。 送别杨杨是第二天的清晨。也没有多的语言,“老师,下次回来我来看你!”留下这句话,杨杨又一次从我的视线里消失。繁忙之余,喜欢给自己泡上一杯淡淡的绿茶,捧在手上看着茶叶惬意舒展,任由缕缕清香浸润每根神经,我只是在听一个故事! 一次聚会 指尖划过鬓脚,捋下的几丝白发告诉我年近不惑。也常在心里告诉自己正值壮年,还可拼搏,热情却如着冷冻天气里霜凝的泥土。百无聊赖时,在自己的空间里写点文字打发时光,记录心情。 偶然的一次,在“好友信息”里收到一个添加申请,“我是杨杨同学”。意外之余,谨慎的去了“杨杨”的空间。真是杨杨,虽然又是好几个年头没见面了,但眉宇间透着的眼神对我说“我是杨杨”!第一次说话,我们说了很多,也许还是因为有点激动的缘故我几乎都没记住。只记得杨杨说很多同学都想见我,有好些都是我十几年没见面的学生,说希望能在近期搞一次聚会,事情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聚会地点定在“铁山”,因为要等另外一位同学一道走,所以我到达时已经是不早了。来了不少的学生,很多年不见我还是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喝了不少的酒,所以下午的活动我很疯,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还有年龄,过了十多年还能让学生记得我,我还有什么不能放下?都说酒醉心明,说不清楚什么原因我很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和杨杨待一会,很想再听听她这几年的故事,不过这样的集体活动没给我这样的机会。晚餐,我又喝了很多酒,从教十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喝了这么多的酒。心想难得一次聚会,难得学生一片真情,难得杨杨一片心意。喝得醉醺醺的,我已是口词不清,恍惚中我好像与杨杨对饮过一次,也不知道当时自己说了些什么,还是什么也没说,但满满的一杯酒我是一口倒下去的。这一杯酒盛满了红衣女孩杨杨的故事?还是盛满了我对杨杨今后岁月的真情祝福?铁山的冬夜很冷,我把自己放进冷风里清醒,明晰了一份师生真情。 起床之后,窗外的天空纷扬着雪花。走出房门霜风冻疼了脸颊,几片雪花钻进脖项,一丝冰凉生冷着脊梁。走进幽深的竹海,静听风吹竹叶瑟瑟,悄看雪弄青松咄咄,只身于风景之外。想放眼山外,密密漫漫尘烟隔住视线,看见不远处红衣女子在欢呼雀跃。捋一把灌木上积雪,揉搓僵红的双手,一线晶莹自指间滴下! |
原标题: 浮云间隙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