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戏“结缘”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3月31日 08:51:23 星期四 |
![]() 来到“桐江文化艺术团”活动室,只见屋内整齐地码着大大小小的纸箱。李老看出我眼中的好奇,一一打开它们,里面是整齐叠放着的精致的头饰和格式艳丽的戏服。李老每次拿放都小心翼翼,唯恐伤了它们。在墙角的大木箱中,更是藏了李老的“宝贝”——艺术团的许可证、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和每次活动的资料及照片。特别是看照片的时候,李老拿起一张似乎再也舍不得放下了,越看越乐。 李老的“戏缘”还得从3年前说起。2008年的一天,李老散步至江滨公园时,被阵阵锣鼓声和唱戏声吸引,一句唱腔、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引发了他这位从未接触过戏曲的“外人”极大的兴趣。他不知不觉就融入到这群票友中。 一次正当大伙兴致极高时,天气突变,使得大家仓促而散。此时,李老心里不是滋味:这一带,喜欢唱戏的戏迷不少,在公园里还时常被打扰。何不将票友们组织起来,找个固定的排练场所呢? 天生就具有组织能力的李老就开始筹办了,组织票友,申请场所……李老年轻时曾担任过某企业的负责人,企业转制后,他拒绝了接手企业的邀请,而是到了杭州,做起了钢材生意,一做就是10年。2008年,他辗转回到了家乡桐庐,着手经营面料生意。想不到为了戏迷们,李老的组织领导能力又得以发挥。 一阵忙乎,活动室终于找到了。虽然条件异常简陋,戏迷们只能伴着一台复读机随唱,但大家唱得却那样投入。这让李老很感动,也很不安,一个新的想法又在他的心中萌生:改善活动室条件,让票友们有更好的环境,实现他们的“戏梦情结”,放飞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那个割舍不断的戏缘梦想。 没有半点犹豫,李老一下子就拿出自己40多万元的积蓄,购置音响、锣鼓、衣饰……职业戏团所需的各种设备和道具一样都不少,甚至还有了400多平方米的舞台。所有人都震惊了,如此大动干戈,一个“桐江戏迷会”的小团体需要那么大的投入?李老笑而不语,走开了。 两年很快过去了,“戏迷会”的成员已经不是当初的戏迷了,一个个都羽化成“专业的演员”。这两年,李老已经记不得“戏迷会”有多少次被市、县、乡镇邀去参加演出了。虽然次次都是公益汇演,但让李老和戏迷们心里乐开了花。 最让李老兴奋的是艺术团的活动安排表:每年“三八”妇女节有大型活动,过了五月份之后就是大忙的日子了。没有活动的日子里,李老也是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人来租借设备。而租金和之前微薄的演出费等积累起来的资金,用来继续买设备,买道具等。 现在,李老很欣慰,“2010年度社会办文化(体育)先进集体”、“桐庐戏曲艺术团之夜暨桐庐县第六届票友大赛突出贡献奖”等各种闪光的奖牌捧在手里。去年9月26日,“桐江戏迷会”升级为“桐庐县桐江文化艺术团”,并有了许可证。去年大大小小的演出有300多场,其中义务演出50多场,公演200多场。 “文化专业户”李樟才,坚持公益培训演出,打造了“桐庐县桐江文化艺术团”优秀民间文化品牌,为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赏。 |
原标题: 老人与戏“结缘” |
作者:郑磊 黄蓉萍 姚远 网络编辑:实习生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