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悔 江河永记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11月03日 09:32:20 星期三 |
——《芦茨湾的呼唤》观后有感 逝者已矣,精神不朽。“有的人已经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这句名句读了不止千万遍,却被这两个身边的英雄以最壮烈的形式用生命诠释了。原本籍籍无名的乡镇干部,原本最平凡的人生,因为他们崇高的精神,无悔的抉择,被人们永远牢记在心,无论沧海桑田,依旧万古流芳。 陈柱平、钟伟良的事迹报告会我看过好多次,但这次把他们的事迹搬上电影,通过最直接的感官感受,才真正体味到灵魂的触动。二位英雄的扮演者——陈锐、李君峰,以娴熟的演技非常流畅的展示了英雄的内心活动,不同于以往很多的纪念英雄的影片,满场的英雄颂歌,相反,该片在平实质朴的情节中,向观众剖析了平凡的人物心理,朴实的话语,柔和的画面,却演绎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心理历程,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百姓利益为上的高尚情操,以致开场不久,影院就已经泣声不断,人们为这些平凡的乡镇干部而感动,以及对深明大义的家属的无比敬佩,整部影片朴实无华,却荡涤心灵,发人深省。 陈柱平、钟伟良,他们都有着幸福的家庭,他们却时刻牢记自己不仅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更是这一方百姓的守护者,是人民的父母官,有这样一处情节,松山溪的堤坝有一处挖好的岩石层上还留有泥沙,在检查堤坝时,陈乡长严厉地批评了村支书,要求重新修建,看到村支书面露难色,在了解到村里的经济困难,他提议由乡干部私人出资补发拖欠已久的村民们的工资,并在自己房子还欠债未还的情况下,瞒着妻子去贷款,这种无私的做法令人敬佩。作为平凡的千千万万乡镇基层干部的一员,却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丈夫气魄和爱民如子的情怀,百姓之事,重于泰山,牢记于心。 溪柳无语,堤岸无言,贴心为民的好人呵,永远活在百姓心间。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钟伟良、陈柱平最多的想到的不是怎么走上层路线,怎么利用职权改善自己的生活,更不是怎么鱼肉百姓,满足自己的私欲。影片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再现了这两位英雄未因公殉职之前的很多情节,平实中又感人肺腑。或许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父的义务,剧组到钟伟良家实景拍摄的时候,看到钟家却还是那么的破旧,还是“蜿蜿蜒蜒的黄泥路”,英雄的妈妈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在菜地里劳作;在临牺牲的晚上,钟伟良的儿子写的作文《我的父亲》等了父亲那么久都没来得及看,想起那些贪官,家里别墅跑车,拿着人民的血汗钱给自己骄奢淫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真是鲜明的对比,贪官被人鄙夷,因为他们的灵魂已经污浊,一时的享乐换来的是长久的唾弃,而英雄的故事会永远激励人心,青山常在,精神永存。 钟伟良、陈柱平只是中国最普通的基层干部中的一名,他们面对的也是最平常的工作,对于基层的艰苦工作,他们没有自怨自艾,群众不理解,他们没有放在心上,一心为民众着想,在工作生活中,群众再小的事他们也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民众的生活着想,为民众的富裕着想,心系百姓安危,总是把自己和小家放在最后。在台风暴雨袭击村镇时,陈柱平、钟伟良又奋战在防洪排险的第一线,走村串户,动员危房户搬迁,不放过一户人家,因为对他们来说,群众的生命财产大于天。 残酷的台风虽然无情的夺去了英雄的生命,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两股清流,生活在物欲中的人们,在英雄的感召下,会沿着英雄的足迹走向更加光明的道路。
桐庐县林业局 周颖 |
原标题: 英雄无悔 江河永记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