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茨湾的呼唤》观后感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11月02日 17:59:26 星期二 |
《芦茨湾的呼唤》讲述了桐庐县新合乡乡长和副乡长陈柱平、钟伟良同志扎根基层,勤奋工作,爱民,护民,最后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在抗洪救灾中牺牲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故事。 电影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两为英雄为百姓服务,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生平事迹。没有跌荡起伏,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只有春风华雨,润物细无声的丝丝瞬间,给人的感动是在平方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坚持,执著,信念,有时与这个一切以金钱和地位为导向的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家人,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奉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很多官员为老板服务,为权势服务,为金钱服务的时候,他们在真正的贴近民心,品民疾苦,一心想着怎么改善农民的生活,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带头人。 在家庭上,他们是妻子和孩子心目中的好丈夫、好父亲,但在我看来却如此不够。他们不能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儿女身边,说说话,谈谈心,而总是奔波在村民间,只有入夜了才真正的属于这个家;他们没有买上房子、车子,让妻子儿女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却为村道建设去贷款,把大把本该用在改善生活条件的时间花在村建设上;他们给了妻子一生相守的承诺,却没有做到,撇下子女,早早的走了。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励,真的很难想象,在失去丈夫和父亲的的家庭里,妻子如何去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支撑这个家,涉世不深的子女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以后的日子将是艰辛。 人生的轨迹,我觉得有时可以预测,方法就是看看他之前走过的路。两位乡长走的是一条艰苦奋斗之路,一心为民之路,极赋牺牲精神之路。所以他们可以在危险时刻,冲在最前面,奔波在最危险的地方,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 看过电影《孔繁森》、《任长霞》、《生死牛玉儒》、《村支书郑九万》,今天又看了《芦茨湾的呼唤》,我把他们归为一类人,他们给我们的感动来自于真实人物的感人事迹,来自于其感人事迹背后显现的一个普通党员干部对人民的高度热忱,来自于群众爱护自己贴心当家人的一次次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官为民,民爱官。 “游溪边的茅草丛中,再用手摸摸;下游水库里,用鱼网拉拉,我们一定要找到两位乡长……”事故发生后,新合乡的数百名村民自发赶来参加搜寻,同时桐庐县组织当地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海事以及附近乡镇干部等组成了300余人的搜救队伍,对芦茨溪至下游龙门湾5平方公里水域,进行全面搜救。下游水库大坝也停止泄洪,给搜寻工作争取时间。8月20日,得知县里要举行追悼会的消息后,村民们都说要去县城送伟良最后一程。当天,乡里安排了4辆大客车,但想去看伟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车子坐不下,一些乡亲就骑着摩托车,你带着我、我拉着你,从40多里外的畲乡赶到县城。 电影看完了,心却留下了。留在了这一腔热血里,留在了这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里。做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硕士研究生,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晦涩难懂的定义,但是这里是基层工作,有着更伟大的 “三农”命题。如何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构思好这个命题,找到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探询答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兄弟分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这将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桐庐县林业局 叶生月 |
原标题: 《芦茨湾的呼唤》观后感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