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老人贵在“贴心”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9月30日 07:56:05 星期四 |
■ 阿 毛 中秋佳节,是老年人盼望的“团圆节”。可近日笔者与一位老太太聊天时,她的话却让人吃惊:“说实话我是盼过节,又怕过节。中秋节到了,儿女一大帮回家来,我和老头子买菜烧饭累得腰酸背痛,他们一‘呼隆’走后,我们剩菜剩饭还要吃好几天!” 事实上,这位老太太所说的情景,我们生活中并不鲜见。年轻人平时工作紧张,逢年过节带上妻儿回家与老人团聚,体现的是一份孝心,可孝心中如果少了“体谅”两字,那这份“爱”就会变味,甚至给老人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体力上的负担。 《常回家看看》是老年人最爱听的一首歌,因为歌中有老人的心声。儿女回家要与老人分担劳动、分享心情:“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都能给老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慰藉;“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道出了老年人渴望与儿女交流沟通的心愿。 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受到老年朋友的喜爱,是因为歌声中描绘了一幅完美的“现代天伦之乐图”,其中有每个老年人都渴盼的浓浓亲情。一首《常回家看看》,成了传承传统美德的载体。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不少年轻人倒是做到“常回家看看”了,可只有形式缺少实质。换句话说,他们真的仅仅是“看看”而已,看着老妈在厨房里忙得直不起腰,他们无动于衷;看着老爸气喘嘘嘘上下楼梯买食品,他们熟视无睹。儿子看电视,孙子玩电脑,媳妇抽空上街逛一圈,吃完饭一抹嘴巴走了……如此这般回家“看看”,恕笔者直言,不“看”也罢! 儿女孝心,最重要的是贴心。有了体贴老人之心,父母才能生活得舒心。如果孝心徒有其表,儿女并不了解父母的内心需求,那么这种“孝”不仅无法让老人获得内心的满足,还会让老人伤心。 |
原标题: 孝敬老人贵在“贴心”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