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钟声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5月13日 09:04:35 星期四 |
■ 孟红娟 出差在外,站在一城市的宾馆门口等车,一阵舒缓而轻柔的《东方红》乐曲: ![]() 继而是三声悠扬而明朗的“当……当……当……”的钟声,敲得在场的同龄人无不心旌摇荡、神弛情迷。 “东方红,太阳升……”啊,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这温馨、亲切而熟悉的旋律了。这乐曲这旋律将我带回了无忧和无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记得上小学时,那时家里没有闹钟,起床的信号就是装在墙角木框里那个小喇叭中发出的声音。每当广播里悠悠地响起缓慢而抒情的《东方红》乐曲时,我们就知道是清晨六点钟,该起床了。伴着这乐曲,孩子们相呼去上学,男人们起床去挑水,女人们点火燃柴灶,于是寂静的小山村在鸡叫、狗吠、脚步、呼应等声音中慢慢地苏醒,于是人们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在弥漫的晨雾、袅袅的炊烟、朗朗的读书中开始。这首陕北风味的乐曲每天按时地唤醒我童年的梦,一直伴随了我整个小学时代的每个早晨。上中学以后,我们的起床信号就是学校统一设定的铃声了。 “当……当……当……”的钟声,又使我想起了女儿练习汤普森“下行的C大调音阶——《钟声》”时的情形。《钟声》的练习要求是右手越过左手去弹左边的键,女儿练这首曲子的时候几乎没打疙瘩就轻松掌握并顺利通过。而且由于这声音的悠扬,女儿常常在练完其他曲子后,还要多玩一会这首曲子。正是这首简单而优美的钟声曲大大增强了孩子练琴的信心和兴趣。 身在他乡,听到这熟悉而优美的乐曲和钟声,仿佛又回到了那因远去而变得朦胧的时代,回到了孩子初学钢琴时的情景里。当然这熟悉的乐曲和钟声不单是引起了我的遐思和共鸣,更主要的是它令我突发灵感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想法,那就是“钟声是一个城市和地方的灵魂”。当一种美妙的钟声在城市上空悠然地响起的时候,或许刚好是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呱呱坠地之时,于是孩子有了来到人世间的纪念信号;或许刚好是一位耄耋老人陷于幻觉的弥留之际,于是亡者有了走向极乐世界的音乐之旅。我常想,一个城市和地方,有了钟声,就可给挥汗者吹去一丝荫凉,给忙碌者送去一份轻松,给悲观者捎去一点信心,给远足者带去一袭温暖。一个城市和地方,有了钟声,就会在你的一回首一举目中,给你意外送来惊喜。一个城市和地方,有了钟声,就会提醒碌碌无为者,时光流逝,时不我待,珍惜时间吧;就会提醒行色匆匆者,人生有时,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啊! 我总想,一个有着美好乐音和钟声的地方,必定是个美丽和谐的地方,那里环境优美,绿荫如盖,河水清澈;一个有着美好乐音和钟声的地方,必定是个平安人文的地方,那里居安业乐,睦邻友好,物丰质美;一个有着美好乐音和钟声的地方,必定是个凝心聚力的地方,那里人和心齐,一呼百应,众志成城。我又想,假如一个地方没有钟声,车流人海,物欲横流,人人为我,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无味和无趣;假如一个地方没有钟声,时光飞逝,我行我素,不分昼夜,城市的上空将会是怎样的寂寞和单调。 独在异乡,听到外乡上空的钟声,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富春江畔家乡依江楼和中心广场上清扬的钟声。每天早晨,江北江南的人们都在钟声的鸣响中悠然醒来,于是晨雾开了,大桥欢了,江水笑了。健身、唱戏、上班、旅游的人们在两岸的钟声里显现着或休闲或忙碌的身影。每天夜晚,两岸的人们又在钟声的陪伴下安然入眠。滔滔富春江,在两岸的钟声里奔流不息;默默桐君山,在两岸的钟声里恒古不绝地绵延。子陵台、状元谷、华林寺、白云源……在两岸钟声的伴奏下,深情地衔接着历史与现实、风景与文化的足印。青山不语,春水泱泱,潇洒桐庐在两岸和美的钟声里抒写着人文、和谐、品质的乐章。 听着城市上空的钟声,心静神安;听着城市上空的钟声,智启慧迪;听着城市上空的钟声,灵动感发。 钟声,城市的调节器和润滑剂!钟声,心灵的慰问品和保鲜膜! |
原标题: 城市里的钟声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